9月8日晚,一条来自WePhone程序员的网贴被曝光,引起一片舆论。这位叫苏享茂的程序员写道:“今天我就要走了,App以后无法运营了。”并称自己和前妻翟某欣之前通过某著名婚恋网站相识,婚前在前妻身上花费的各项费用已达几百万。现在,前妻以“他有漏税行为和WePhone有网络电话功能是灰色运营”两点来要挟自己,索要1000万元和三亚的房子,被逼无奈……
9月9日,苏享茂的哥哥在微博发布声明称:弟弟苏享茂因不甘女方骚扰跳楼身亡且已经报警。
音符动态简约分割线
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在Google+留下人生最后一份网帖
从上图看来,作为创业成功的幸运儿,苏享茂不应该具备如此低能的判断力,以及对人心毫无戒备的情商。相反,婚姻中男性缺失“财务自由”的固化思维可能是导致其生命告终的幕后推手。
翟某与苏享茂聊天记录
事发后,网络上各种各种骗婚、谎恋的案例蜂拥而现。这一现象级热点带来的不仅是对程序员这一工种的戏谑,更是现代社会信任缺失造成的有产阶级的婚姻反思。尤其是中产阶级以上人群,往往更容易深陷财产分配难题而对婚姻产生恐惧。
即便签订了婚前协议又怎样?这一纸协议怎能保证婚前与你花前月下的可人儿,不会在婚后露出骗婚的邪恶面目?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又怎能判断,未婚时对你温婉顺从的人,不会冲着你的万贯家财而情却弑夫?
如此一来,现代有产阶级怎还能对爱情、婚姻充满信心?曾经誓言“无论好或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的致辞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婚姻花瓶罢了。
不得不说,苏享茂之死引发社会关注的背后,所反映的正是这种恐惧“爱情因财变质”的共同社会心理。这种恐惧,已然成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伤痛和引爆点。要有多大的爱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才能让人甘愿与一个人成立婚姻合作社,生儿育女,财务共享,携手终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
自由之美,已然成为了自由的负担。财务自由,不仅成了猎取苏享茂生命的杀手,也成了杀死社会信任的第一刽子手。
现代人正在越来越多地死于隐形自由,死于信任缺失。
苏享茂与翟某的离婚协议
不管是互联网,物联网,还是人工智能,扁平化社会,点事件爆发并不能消灭深植在人类身体和精神深处的基因信仰。婚姻制度,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有渴求温暖的需要,更有着成立婚姻共同体的天然需要。因此任何极端个例都不能代表普遍社会形态,更不该因此而影响人们对于美好恋情、婚姻的感知和判断。再高的离婚率、更多被骗的经历,都不应该成为人们恐惧爱情、惧怕婚姻的理由。
房团惠能做的不仅是传递现代智能技术带来的便捷效益,更是要让每个关注我们的人看到对社会的美好与温暖期望的自然属性,感谢你的关注,愿我的只言片语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