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走再远,都会回家
日期:2017-05-11 作者:李大敏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看了《英语口语2000句》,突然想起曾经的研究生外教AJ,他是一个时刻保持着热情的“嘻哈小王子”,总是穿着宽松的针织衫、嘻哈裤、耐克运动鞋,走路永远戴着美国Grado SR80的耳机,不戴耳机时,就大声放着饶舌的美国流行乐,包括在课堂上。

  他来自美国的本土东北的郊区,家里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自已最小,我记得他也就25、6岁的样子和我们差不多,不过他总是故意蓄着胡子显出成熟。他咖啡色的皮肤,他说他是“mix”(混血),圣诞的时候,家里白的、黄的、黑的亲戚都有,但总是能其乐融融

走再远,都会回家

  他说,他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跟一个中国朋友去“萨马基”(按摩),结果,那个女孩除了不会按摩其他都会做,在他敏感部位上下其手,吓坏了他。他说,来中国后,他再也没有去“萨马基”,不过倒省下来不少钱。

  他说,很多人中国人都认为美国人开放,也就是思想开放和身体开放,但是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却只是思想开放,而身体比中国人还保守。

  所以,刚来中国的那段时间,有好几个少妇,通过wechat(微信)约他一起“玩玩”,但是他拒绝了。

  很多同学跟他打趣说,你反正是美国人,随时都可以飞走,干嘛一定要这样“不善待”自己人生嘛,不都是随便玩玩嘛,难道是你那方面不行

  这个时候,他总是露出美国式的幽默笑容,哈哈,她们屁股太小了,我喜欢屁股大的。

  有一次,他特意把班上的女生“stay out for one munite”(在外面呆一分钟),然后他掏出他的黑莓手机给我们看一张照片,是一个背面,浑圆的屁股占了三分之一,他哈哈地说,前女友

  虽然自带了黑人惯有的细微的狐臭,但他身上总有淡淡的香草味,闻着特别舒服,我们都认为他是一个独具一格的美国黑人。

  身上有一股子东西深深吸引着我们,但是我们却不能给那个东西来个定义,像很多中国人喜欢给别人来个总结,但我们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我们都可以叫他“哥们”,叫他名字AJ,随意跟他开玩笑,但是却不能说任何“mather”(老妈)的玩笑,“妈妈都不容易”这句他是用蹩脚的中文说的,说的时候声调不准、卷舌严重、尾音难听。但是我们都没有笑,仿佛能看到一个抚养了五个孩子的瘦黑美国乡村女人

  后来,也知道了,他来了中国五年了,其实交过一个女朋友,中国人。

  当然,结局也如大家想得一样,当女生提出要买车、买房的时候,他仿佛一个初次来到地球的外星人,张大了嘴巴。

  他租住在教师公寓旁的社区里,每次他叫的的麦当劳外卖到楼下的时候,我刚好从楼下跑步经过。他总会摘掉耳机跟我热情地打招呼,“hey,what’s up?”(怎么样?)

  我知道,游学结束,他早晚会回到自己的祖国,正如他说得那样,每到冬天,他总会想起家乡的大雪,一尺尺积雪压在屋檐,“呀呀”着响,在没有雪的中国南方,他是呆不惯的。

  当然,作为吃货的他,严冬腊月,其实是想妈妈烤的香芋,捧着热腾腾的香芋,看漫天飞雪。

  那么整个纷扰世界,也就只是他的观雪天窗。

  嘿,容许我“中国式”得出结论——他其实就是一个恋乡的游子。

  他的音乐活动食物、身上的气味、思维……

  都深深地表达了,他是来自于太平洋东部的一个国家——美国。

  给爸爸妈妈一个贴面吻,给兄弟姐妹一个拥抱,大呼“我回来了”。人,走的再远,都会回家。

  (献给已归故国的外教——AJ)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走再远,都会回家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