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我和已经读了一个学期高一的他聊天;我一直想这样不声不响地给他一些好的影响。我觉得,好的教育,或者学习,都是不动声色进行的。
我说,让他把上学期学过的课文题目跟我说说,同时说出作者,比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他说到了《氓民》和苏轼的《赤壁赋》,然后就说不出来了。他甚至不能说出《再别康桥》和《雨巷》的作者,我告诉他一遍。我看他说不出其他的,就说,那给我们介绍介绍苏东坡吧。他开始说,结结巴巴的,说苏东坡字什么什么。我提醒到,按照我以前说的人物介绍要素,先说国别和时代,他说出了宋代,然后又不知道了。我提醒到,说苏东坡什么人们会觉得他特别厉害?我希望他能够说出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或者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没有说这些。他说的是,东坡肉。
我彻底晕了。
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和他谈有关学习的事情了。
我忍不住想起他读初中时,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买了一套文学类书籍。那套丛书大概有十几本吧,我原本想让他在暑假里把那些书籍给脑干出血后的我读一遍,结果连其中的《鲁宾逊漂流记》都没有读完。在读《鲁宾逊漂流记》的时候,读到耶稣,他不认识稣字,我告诉他读Su;他根本不考虑上下文,说到:“耶稣,那一定很好吃。”这句话如果被基督徒听到,他们怎么可能接受!
他的阅读太差了,每次读已经学习过的课目都会有不认识的字,断句更是谈不上。尽管如此,我也没有太生气,总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我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有时候,我们觉得没办法,不过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办法罢了。
于是,为了能够解决字的问题,我让他先把不认识的字画住,然后立即查字典弄明白,并且标注在书上。结果是,每次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查字典上,其它事情根本不能进行。我就又让他把那些字画线做标记,事后再查字典,写本子上,并且标注序号。他竟然跟我说,写到多少怎样怎样。我说,这个写多了不值得表扬;没有惩罚已经是表扬了。更可气的是,后面有的字竟然跟前面有重复他还不知道。我没辙了,把《新华字典》送给他,让他装书包里,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随手就查,不要留着;一段时间后,我再问,字典一次都没有查过。(人生励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还有一次,是我开始和他学习不久,我对他说:“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他说:“如果被绊倒两次呢?”我说:“那就是笨蛋!”当时,我还没有想到他会那样,只是说着玩的。现在看来,事情完全不是我当初所想的样子,他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岂止两次啊。聪明的人不是从来不犯错误,而是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他怎么就长不了呢?
一直记得夸美纽斯的那句名言:“人是不可被教的。”非常认同它,尽管这句话很多次在内心里浮起,但是一直不愿意相信自己没有办法让他学习成绩提高,也不想轻易放弃,总是想把自己想到的办法都试试。
放弃是容易的,可是距离期望的结果不是更远吗?这样想的时候,我就又硬着头皮想了很多办法,依次尝试,但是终究没有结果。中考的作文题目是我原先跟他说的作文里的一句话,“可怕的是•••••••”我跟他说过的是“可怕的不是写错了几个字,可怕的是根本认识不到错误,更可怕的是不能及时改正错误,最可怕的是对不能改正错误习以为常。”他完全可以写那篇作文,但是他没有。
我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前的中学学习经验,数年的教学体会,经过反复思考,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三点学习法”,并且教他怎么做。结果,他还是不按要求做。
“牛不吃草强按头”一点儿用都没有。其实,学习的有效办法不过是让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兴趣。但是,我划拉过去,又划拉过来,也没有找到他的兴趣所在。所以,当出现开篇的那种情况时,彻底晕了的我只好认输了。
再见,That boy。
这可能对他对我都是解脱、救赎。我和他提到学习的时候,他不快乐,不轻松,也说过希望我不要再和他谈论学习。好吧,既然如此,从此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