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元波
清朝时期,山西太谷人曹三喜在辽宁朝阳利用当地盛产的廉价高粱,办起了他的第一个字号烧锅作坊公义店,凭借拥有山西酿酒技艺,曹家在东北站稳脚跟,成为首屈一指的关外富商。
曹三喜酿酒用的原料是高粱,高粱产量的高低对酿酒业的影响很大,保有充足的高粱是曹三喜一直关注的问题。
有一年,曹三喜驻沈阳分号的一个掌柜回关内老家探亲,路上看到沿途的高粱长得穗大茎高,十分茂盛,随手折断几根一看,却发现茎内生了害虫,掌柜赶紧把这一消息报告给曹三喜,曹三喜预感到虫害会使高粱减产,于是立即决定大量收购高粱和其他粮食,为酿酒储存足够的原料。而当时一般人认为丰收在望,于是大量抛售,曹三喜以低价购进大量的高粱和粮食,很多人为曹三喜的做法感到匪夷所思。(伤感日志大全 www.wenzhangba.com)
结果到了秋末,由于虫害,秋粮大减,粮价暴涨,曹三喜不仅为自己的酿酒业储备了大量原料,还抛出了大量高价粮,大发其财,获利颇丰。
问起怎么会想起在价低时大量收购高粱,曹三喜这才说出了高粱杆里的秘密,大家深感佩服。
高明的人往往能从细微之处发现其中的秘密,果断采取措施,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