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22日,山东大学“惠农社”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赴山东博兴县、河南范县、江苏阜宁县的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的调研活动。作为队伍中的一员,在这些天的奔波探访中,我深刻认识到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差距,并在返程后究其原因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在我看来,沿海地区农村电商高速发展主要是充分运用了政策扶持和地区优势。沿海地区经济环境较中原地区优越,自然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滋生农村电商并加速其渗透,由于交通极为便利,精美的农村手工制品可以远销海内外,造成巨大的经济效益,鼓动农村青壮年人力回流,参与到电商发展中去,形成良性循环,推进农村电商渗透。而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滞缓,高素质人才稀缺,交通相对闭塞,都成为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桎梏。(qq空间经典友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就河南范县地区而言,在村中走访过程中,我发现,中青年劳动力极为缺乏,只有部分老年人和放假在家的孩童活动于乡间小路。在那里,文化下乡政策的普及力度尚不够,村中许多老年人对农村电商的认识程度不高,即便家中有宽带设备,但进行网上购物的常常是离家的中青年群体,在网上出售自家产品更是几乎未曾想过。加之快递便利程度极低,邮电部门稀缺,小农思想严重,更使老人们宁愿自给自足,也不愿与外界进行大规模商品交流,似的农村电商发展存在极大障碍。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快,若不想被社会淘汰,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发展农村电商是真正迫在眉睫、应时之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