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高调惹的祸
文/赵元波
晚唐诗人温庭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竟然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一人帮了八个人的忙,人送外号“救数人”,自然,由此得罪了主考,名落孙山。
温庭筠在考场上高调,为人处世也如此,看不惯一些高官不学无术,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喜欢评论上几句,这就给自己的仕途上惹下了祸端,埋下了伏笔。
考场救人,恃才放旷,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非同一般。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绹的忙。起初,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当时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令狐绹才疏学浅,根本填不出来,就暗自请温庭筠替自己新填一首《菩萨蛮》词进献给宣宗,千叮咛万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没想到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出去,令狐绹大为不满。从此,对温庭筠的态度开始冷落起来。(励志名言大全 www.wenzhangba.com)
这还不算,下面这件事,让温庭筠彻底没了念想。
唐宣宗有一次赋诗一首,上句有“金步摇”一句,未能对出下句,于是就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筠以“玉条脱”一句拔得头筹,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宰相令狐绹不知“玉条脱”之说,就问温庭筠。温庭筠告诉令狐绹“玉条脱”一语出自《南华经》,还颇为得意地说,《南华经》并不是什么生僻的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绹不读书,没什么见识。后来,逢人还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绹不学无术。令狐绹听说之后,恨透了温庭筠,向宣宗打小报告说温庭筠有才无行,不宜与第。
树高易被风折,才高易被人嫉。终其一生,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嫉,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都是高调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