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扶贫应先扶“教育”
日期:2022-03-13 12:42:19 作者:岭师乐事 来源:岭师乐事投稿 阅读:
  扶贫应先扶“教育”

  ---记岭南师院乐事实践队调研第一天

扶贫应先扶“教育”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常言“知识改变命运”,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牢固知识、享受更好的教育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周恩来总理曾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地区的存在在于教育发展的滞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扶贫应先扶“教育”。

  第一天调研,我们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前往陆轴村村长的家中,沿途中,我们观察到村子里有许多在建的新房子,房子相当豪华,类似于别墅的风格,这让我们感到好奇。可来到村长的家中,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扇破旧的木栅栏,看起来也已有一些年头了。村长的家与旁人无异,仅为红砖所建,没有一丝粉刷和装饰。

  在正式采访过程中,村长对我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一知半解。在“精准扶贫”这个问题上,村长竟一问三不知,表示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信息,只是了解该村所在镇上在扶贫方面给予了一定金额的补助。如在学校,贫困学生会有一定的伙食费补贴,大概平均下来一个学期每位贫困生能获得几十块到两百块以下的补助。该村约有1300多人,贫困户数量仅有十几户,相对而言数量比较少。该村的经济水平总体上并不高,贫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村长谈及一些村民离开当地赴珠三角尤其是东莞深圳等地打工,所以收入比较高,比起在家务农的村民收入高出很多,新房基本上属于那些在外打工或者经商。村长肯定地跟我们说当地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因此通过这些情况我们认为该村贫富差距较大,但仍需要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才能断言。

  我们发现,村里没有较大型或者中小企业工厂,村子的经济难以为继,在家生活的村民仅能维持生计而没有多余的钱。导致村子经济问题的原因我们推断是因为村子的地理环境较恶劣,土地贫瘠难以生长出优质的水果,故缺乏独特完备的农业体系。村长告诉我们村子里陆陆续续在山上或者其他空地种上了桉树,并且以此发展出一个木场。桉树生长周期较短,能获得较大利益,但是桉树吸水性很强,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相比之下,临近村落的经济发展情况较好,主要在于临近村落发展大片的果园及其他产业。仅仅是一小段距离,经济情况却千差万别,这个现象除了归结于地利外,或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制定更为详细的调研计划。

  采访过程中,据村长所说这属于镇上比较大的村子之一,然而却在近几年没有一个大学生出现。当问及村子或镇上对教育发展有什么计划或者给予财政支持时,村长表示目前还没有能力支持,对镇上的事情也表示不太清楚。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这里的教育水平较差,导致一些天资较好和水平较好的学生不爱读书或中途辍学等事情的发生。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作为最廉价的国防,是最根本的“扶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在扶贫方面起着关键的、根本的、持续的作用。愿教育的阳光撒向全中国,遍布每条村落、每个角落、每位孩子!

  撰文/黎佳蔚 肖鸿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扶贫应先扶“教育”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