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
父母的
希望,每一位做家长的都希望
自己的孩子能够
健康、茁壮的
成长,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
时间最长,因而当
好孩子的
老师是
义不容辞的
责任和
义务,而父母的
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
潜移默化地影响和
改变着自己的孩子。那么,我认为我们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解决
困难的方法、面对挑战的
勇气、主动成担责任的
态度、对
生活对
未来的
信心、对他人的友爱以及
拥有一颗懂得
感恩的心。当然,父母
教育孩子要因势利导、因教施教、对症下药,而不能
急于求成、
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每天只要能进步一点点,
相信他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的儿子,名叫杨祺,今年已经满七周岁了,在这七年的成长环境中,我真正陪在他身边度过的时间掐指算起来,也只有一年半。儿子在昆山市中医院 2007。09。13出生,半年后由于工作压力,为了赚钱让家人以后的生活
幸福,我
不得已把他送回了甘肃老家,半岁
离别之后,再次回家探亲见面时儿子已经快三岁了。记得那一天,走到家门口第
一句话就是大声呼喊儿子的名字,当时,有一个
小男孩满脸脏兮兮的样子,从院子里飞快的跑出来,我和
老公相互的
眼神在寻找答案,我问老公:“这是咱们儿子吗?”老公说:“家里就这一个小孩,应该是……”现在想起来,
曾经刹那间
背井离乡的
激动和
酸楚内疚的
心情依然
刻骨铭心。儿子2010年来到江苏昆山东方合丰幼儿园上学,在幼儿园就读的三年中,前两年婆婆在这边帮我带,我依然和老公都忙于工作,每天
早出晚归,只到2013年婆婆回老家,我自己亲历亲为,用心带儿子时,我才深深地觉得亏欠儿子的太多了,现在我会尽自己最大的
努力来补偿和担当好一位做
母亲的职责和义务。下面是我陪伴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和小感触,与诸位家长和同学分享。

儿子刚来到昆山时,给我第一印象就是喜爱乱发脾气,特别的
任性,有一天,我上班去了,他
爸爸在家带他,早上起来叫他刷牙洗脸,他却慢吞吞的样子,还嘴里叨咕着:“我不要洗脸”老公实在等的不耐烦了,就直接帮他把脸洗了,结果让人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仅然爬在地上大哭,并且双手抓地,用弄脏的双手往脸上抹,一会儿,就又成了“小花猫”,老公看到这种情形,马上怒火爆发,对他一顿毒揍,没过多久,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电视,杨祺突然想吃冰激凌。已经很晚了,商店都关门了,我试图跟他解释,劝他明天再吃。然而,杨祺的脾气却上来了,他倒在地上大声叫换,用衣服摖地,用手到处乱抓,用脚踹所有够得着的东西……我和他爸爸被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却还在努力克制我们自己的火气,并在坐下来,静静看着儿子,没有任何的语言和
动作。最后,杨祺大概是因为哭叫的累了,而且看到也没有什么作用,便自己爬起来,回房间睡觉去了。曾在一本书上学习到,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与其对孩子大声指责不如对孩子
和风细雨更见成效;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彻底根治孩子的坏脾气;根据孩子第一次发脾气的具体表现,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父母
以身作则,在具体的
生活中言传身教,规范孩子的行为。
托尔斯泰曾说:“在一个
家庭里,只有父母能教育自己时,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教育自己。父母其实就是孩子的镜子,我们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成为
近在咫尺的孩子观察和模仿。比如,我和儿子一次聊天过程中说起老公时,突然
信口开河地冒出来一句脏话:“你爸爸是个神经病。”儿子,顿时
哈哈大笑说到:“
妈妈,你说脏话里,是不是也要我向你学习学习?”听到儿子能这样说,我脸都红的滚烫,但是,
内心是
喜悦的,因为,儿子比我强,从此,一家三口家庭会议,不需说不文明的话,谁说就自己张嘴巴。身教无声更育人,家庭虽然没有讲台、黑板,却是一所永不放假的学校;父母虽然没有备课笔记,却是孩子如影随形的老师。
有一次,儿子放学回家的路上,低着头不说话,我就问他:“今天
心情不好吗?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不
开心的事情,对妈妈说,我来帮你分析分析。”儿子,看到了我的
微笑,仿佛才鼓足了勇气,他说:“我今天在课外活动时,班上一个
小女孩老抓我的衣角,我生气了推了她一把,结果她跌倒的时候,头撞到桌子上皮破了,还流了血……”接着,他说:“妈妈,我知道自己错了,不该发脾气,我已经对她说了对不起,她也笑了说没有关系,但是,我当时看到她头流血,心里好害怕……”听到这里,我停下了脚步,蹲下
身体握着儿子的手说:“儿子,你能这样说,这样想,这样做,妈妈
很开心,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是自己没有管好自己。所以,妈妈希望你以后能提高自制力,跟
小朋友一起和平相处。不但做一名
诚实的学生,还要做一句文明
礼貌的学生。”儿子听到我这么一说,他心里踏实了,
开心了,又像小鸟一样在我耳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其实,小孩的
自尊心也是很强很敏锐的,父母对他们
友好,他们会以微笑来回报;父母对他们冷漠,他们则回报于
无理取闹。
简单的
鼓励会让
胆小的孩子变得英勇,会给予孩子
自信心,帮助他树立起自己
坚定的信心去解决问题。(
好文章阅读 www.wenzhangba.com)
教育界有句名言:除了
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所得。富兰克林说:“人类一生的工作,无论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的每一个
习惯所决定。”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巨大帮助的。儿子从我亲自着手去带的时候(记得那是幼儿园大班第一学期),我就要求他独立睡一个房间,尽管他当时有种胆怯的
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长大了并且已经习惯了,为了让他学会
坚持去做好一件事情,我专门给他买了五条鱼,每天由他给鱼儿换水喂食,现在已经养了快两年了;同时,还养了五盆吊兰,一盆万年青,也是儿子每天起床给它们浇水;从他独立睡觉那天起,被子向来都是自己折叠,刚开始折的很丑,实践多了,发现现在的他折的被子有模有样;自己的袜子我从来都不帮他洗,要么自己洗,要么没得穿,如今,他天天坚持自己给自己洗袜子,就连我跟老公的袜子也由他全全代理了。在他习惯养成的同时,他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来做。没有真正严格的要求,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爱。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 。严格要求孩子,就是在他们懂得道理的基础上,向孩子提出合理的求,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坚持执行。曾经有位哲人说:“播下
一种习惯,收获一种
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
命运。”培养孩子的良
好习惯,则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点点滴滴。
为了让儿子有主见,不盲从。每次去超市购物,我都会带着他,他的物品通常偏向于他自己的选择,当然,有时候看到许多自己
很喜欢的物品则
爱不释手,但是,我不会立即
满足他,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让他在当时做出选择,让其了解两个物品里他最想要的是什么,然而,他也时常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满足和
快乐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如果盲从别人而改变自己,只会
失去自己的个性。
如今,儿子上一年级了,刚接触拼音,9/16下午回家,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是将声母d t n l 每个写两排,在他写作业的同时,我就考问他怎么个读法,儿子却把t n读不出来,心里很是焦急的样子,又带着怯怯的眼神看着我。我问他上课是不是没有注意听讲,他说:“
是的,今天上课的时候有一颗门牙动了,好像快要掉了似地,我上课的时候没有注意听课,用手去掰那颗会动的牙齿了……”听到他这么诚实的回答,我
哭笑不得,记得,当时还给在上班的老公悄悄地打了个电话说起此事,老公的意见同我一样,不要批评儿子也不要揍他,我开启了电脑,下载了拼音视频帮他补习了当天的课程。诚实是一张可靠的身份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
真诚的欢迎。
教会孩子学会
感恩应该从感恩父母开始,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年,儿子貌似瞬间长大了许多,每次放学回家都是先做作业,作业做完看到我在厨房忙着做饭,就会问:“妈妈,需不需要我帮忙?”我常常被这个小行为而打动,
开心好半天,偶尔对儿子说:“妈妈一个人可以的,你去看会你
喜欢的动画片吧。”这个时候,我想,应该是他
最开心最幸福的
时光,他会突然跑过来抱着我,说一句:“谢谢妈妈”常常看到他
乐观活泼的样子,我似乎也会被他感染一样,真的好开心。6月回西安看生病的婆婆时,儿子看到我为婆婆喂饭,洗衣服,洗脚的举动时,自己也会吵着要做同样的事情,听到别人夸奖他时,他心里美滋滋的,全在脸上乐呵呵地表现出来了。父
母爱孩子,就要在你忙的时候让孩子帮你干点家务;就要在你累的时候让孩子给你捶一捶背;就要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从平常的生活小事中
感觉到你对他的爱,也因此而
爱你,在爱中领略被爱。养育的
经历,值得父母心怀感激。
当然,除了儿子表现突出的地方,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9/20没有人带他,我要上班,就把他带到公司里跟我一起上班,休息时间,同事凑过来和他一起玩耍,聊天过程中,谈到游戏天天酷跑,他
其乐无穷的样子,也说要和我的同事比赛,我同事提出要下赌注,就是
生日时我买给他的礼物——魔幻陀螺,记得,当时我还再次确认他,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结果,他说:“没事,妈妈,我赢定了。”看到他这么小,却那般自负,想想,让他比试比试,方能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不到十分钟,比赛结果出来了,
可想而知,儿子输了,他却非常舍不得自己的陀螺,而是叫了同事一声“师傅” 。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和儿子聊天谈心,我告诉他:你自己本身其实是
优秀的,但是,你忘记了别人比你更优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我们要谦虚,不能骄傲,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要去完善。儿子点头说他懂了,但愿他小小年纪,是真的听懂了,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家长更加有
耐心地去教导自己的孩子,让他做最好的自己。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相信这是所有父母毕生努力的
目标。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老师,而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不能把一切推给学校。父母是孩子的
良师益友,只有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才能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我希望我的儿子在我的陪伴和监督下健康
快乐的成长,
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