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越来越形成这样的一种不是习惯的习惯:看见那些不好的现象,明明眼里含沙子,心理犯嘀咕,嘴里偏偏包的严严实实的,横竖一句也不出,这类人的做法,着实对自己是一种绝妙的保护,可是,对别人却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表现。我觉得邓拓在燕山夜话里说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我们虽说普通的不能在普通,但是,至少还是国家的一个棋子,多少有些责任,即使我们竭尽全力地尽职尽责了,哪怕一点点,这说明了我们存在是有价值可信可言可观的。
比如,我说几点孩子的事。
这几天,孩子们回到了家里,女儿虽说高中已经读了两年,还是懂事很嫩。整天打开电视,尽看那些《还珠格格》之类的电视剧,我多次对女儿说:“丫头,到街上逛逛,看看外面的风景,很美,这样呆在家里看电视,眼睛会出问题,心理也会走偏。”女儿的脾气很大,和她妈妈一样,他歪着脑袋对我说:“爸爸,别管我。”“我是你爸爸,我不管,谁管?”我心里一时来了气。“爸爸,我忙碌了一学期,让我消闲几天吧,四天后,我们又要补课:25天。”女儿见我有些愤怒,话语也软下来。“丫头,看电视剧要有选择。”“爸爸,这点我晓得。”
每次,我对女儿的这些数落毫无结果感到十分沮丧,但,作为女儿的爸爸,我还是不得不要去数落她几句。我越来越感觉孩子大了,管理也就不是那么简单自如。如今的孩子,反叛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很强烈,和父母在心理上总是存在着那么一点距离,今年,我花了二十多万承包了一个果园,的确忙碌多了,每天二十多个民工,我和妻子轮流负责看管他们干活,许多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尽管这样,孩子不理解。女儿好几次说:“爸爸,你的工资够我们一家花销了,还干嘛这样折腾呢?”儿子也15岁了,一次果园也不去,他只管知道打游戏、打球,或者那本书装腔作势看看,我想:如今的孩子怎么这样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呢?我这样折腾,还不是为了两个孩子,上大学需要好多钱,孩子将来也需要钱,父母不帮他们一把,心理上过得去吗?
我一直在捉摸:如何使孩子真正懂得“感恩”?我和好多人闲聊,一部分人认为:如今孩子生活好,根本不知道好生活是苦出来的;有人认为如今的教育缺乏这方面的感恩教育,或者缺乏挫折教育,应该让孩子到艰苦的环境里锻炼锻炼;有人认为这是社会的产物,如今的社会是个势力欲很强的社会,亲情、人情已不算什么了,钱就是老子、娘,人们认得只是钱,有钱好说话,有钱好办事;有人认为,虎妈狼爸的教育值得提倡,如今孩子的惩戒教育不容忽视,我听了以上诸如此类的言谈,感觉一头雾水,云里雾里的不知所措。
我感觉女儿的这种成长对自己将来极其不利,久而久之,会惯养一种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恶性。我把自己这种心理上的担心说给几个朋友,他们认为我这是多此一举,他们的观点是孩子一旦走出社会,面临压力,自然会知道如何如何克服了,孩子在读书期间,大都是这样子,不过我有异议。
学校教育,缺失的就是这种思想、品格的教育。我很欣赏美国的那种教育:孩子一到12岁以后,父母就撒手不管,让他们自己谋生,因此,美国人是那么强悍,也与这一点是分不开的。
我计划这个暑假决心将儿子送回老家那个山沟去,体验一下那种乡村单调、简朴的生活,对女儿的花销我也要尽力缩减限制一下,我让他们必须知道:得到不是那么容易的,父母也有狠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