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走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读者。
我看过她写的文字,论思想深度,不说是大师之笔,但起码也超过了大多数媒体人。
她说,不是,是她太固执。
主编给她指出问题:文章写情绪化一点,写煽动一点,那些专业化的东西,能不用就不用!
她做不到。
最后,一个对文字过于敬畏的作者,反而输给一堆只求阅读量的无底线媒体人。
因为阅读量持续不见涨,她被列入了裁员名单。
我说:“你那家公司的粉丝定位太low,以你专业能力,肯定能找到高逼格的媒体平台。”
她回了我一句话:“在这快餐文化时代,我会保持初心,希望你也是。”
朋友激起了我很多思绪。
我是去年七月份成为钱某某主笔。
算上被毙掉的,写了也近200篇稿子。
通宵赶稿是经常的事。
有时一篇稿子没写好,能虐得我几夜睡不好觉。
但这些困难都没有什么,挺挺就过去了。
真正让我感到揪心的,就一件事:我到底是在为市场写作,还是在为传播知识写作?
为市场写作,那就是顺从人性。
为传播知识写作,那就是反人性。
为什么说传播知识的文章,却是反人性?
这就导致两个问题。
一是碎片化阅读。
有统计,60%以上的手机用户,都是利用坐电梯、坐地铁等碎片时间,来刷刷文章。
再者,这是一个娱乐至死,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
所以新媒体界有句话:现在读者,他们就喜欢撇了眼就能懂,懂了还激起自己情绪的文章。
这种市场里,你去追求深度,去写什么专业分析,是不是有点反人性?
我举个例子。
A写作方式,是用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分析吴秀波小三的心理,然后给女性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B写作方式,简单粗暴,把吴秀波艳情史再扒一扒,狠骂一通,然后用煽情的话,呼吁大家一起封杀这个顶级渣男。
不必问,现在起码80%以上的读者,都喜欢看B类文章。
因为看起来太爽了!
香艳刺激,情绪到位,看起来也不费脑,似乎都没有不爱的理由啊——这就是顺应人性。
所以连岳也说,反人性的事不好做。
房价跌的时候,你叫他上车,这是反人性的。
用户们就想看你怎么get我情绪,你却来一堆干货,叫他进行思考,这也是反人性的。
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阅读量惨,转发量惨,一辈子也别想出爆文。
爆文《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也是情绪传播。
是的,传播之道明摆在这。
所以,我到底该怎么抉择?
每个写作者,都应该对得起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
写这篇文并非刻意卖惨,而是希望钱宝宝们也能站到客观角度,去审视整个新媒体文化。
然后,做个追求理性的读者。
而作为一个自认为有点学识的人,我可以给大家一个辨别文章好坏的建议。
一,在认知上,它有没有给你提供一种新的观点?
二,这篇文章,有没有激起你思考的欲望?
如果都没有,即使这篇文你看得很爽、很过瘾,其实不过就是浪费了十分钟,玩个乐子罢了。
看多了这类文章,思维会固化,看待世间万物的方式也会走向偏激。
而我希望,钱宝宝们是为成长阅读,而非消遣和娱乐。
经常有读者留言说,卓绝,希望你能早日写出10万+。
别说爆文写手,可能都算不上一个好的媒体人。
但没关系,成为不了好的媒体人,但我可以努力成为一个有真材实料的写作者。
遗憾的是,不知为何,钱某某最近几篇推文,阅读量、留言量都不太理想。
不过钱宝宝们,我会一直努力,走专业的路,写更有含金量的文章。
至于什么新媒体传播之道,算了,一边凉快去。
我会敬畏手中这支笔。
愿钱宝宝们也都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也许你还想看:
中国有5亿人,正在网上裸奔
她用一招就打败了原配:俘获男人的心,竟然这么简单!
亲爱的,你置顶/星标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