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河洛大鼓的发展前景时,两位老师深表担忧。他们说,虽然有很多学校都请他们团队进校园表演、教学,但真正对河洛大鼓感兴趣并愿意学习这门艺术的人少之又少,致使青黄不接,人才匮乏,最大原因就是就业没有保障,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学。二老还提到,艺人们年龄普遍偏高,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其实是国家专款扶持,但地方政府专款不专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艺人们的生活情况也因此不容乐观。马团长说,现在是两头热,中间凉,国家和艺术团都在努力的发展河洛大鼓,但是国家政策不能落实,专款不能专用。表演团中还有一些残疾人,可残疾人基金会却没有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说到这,二老还拿出了一份名为《开展"送河洛大鼓下乡,下社区"演出的通知》的文件,说该文件由政府批发,但却迟迟没有人落实,这也使得二老深感无奈。最后谈到宣传及推广方法,两位老师表示希望能把河洛大鼓的表演视频发送到各大视频网站,以此吸引更多人。
我们河洛文化调研团认为,大力开展对河洛大鼓的宣传,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能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一举两得。在十分注重文化归属感的今天,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