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之前,我一直以为规矩是用来束缚学生的,会拉大和学生的距离。但经过昨天的正念课程以及师姐的反馈,才发现规矩是保障课堂质量、树立老师威信的重要前提。
由于我在第一次上课之前没有很好地制定规矩,导致昨天的正念课上很多学生受到同伴的干扰,且课堂有些吵闹,无法维持正念的状态和气氛。在和师姐商量并与小伙伴们沟通后,我决定还是得制定规矩。
根据正念课的情况,我制定了3条规矩:1、安静。进入教室要保持安静;2、不干扰。上课的途中不能够离开自己的垫子,不去触碰其他同学;3、尊重。在老师讲话时尊重老师,在同学分享时,要尊重同学,认真聆听。在和他们讲述规矩时,我用的词是“约定”,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且在师姐的建议下,我选用了比较严肃的语气,稍稍树立了一些威信。我在上课之前还进行了多遍强化,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相比前一节课要好一些,课堂的氛围也相对安静了一些。并且让我感动的是,学生真的在改变。一开始的时候,当课堂上出现违反约定的事情,都需要我通过一步一步的问答来引导他们知道自己违反了约定。而后来慢慢演变成只要我说第几条约定是什么时,他们就能准确的知道我所想表达的意思。所以最后学生们都知道来上正念课应该以认真,平静的状态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