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阳升起,整个学校也慢慢苏醒过来,孩子们的笑容和阳光一样灿烂,雾气慢慢散开,空气里是清新的味道。我一个人漫步在学校里,依山而建的学校一层一层,每上一级阶梯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除了校园风光美丽无限,校园的设施配备也非常齐全,除了常规的教学楼教室,学校配齐了理、化、生、科学各种实验仪器,设置了专门的实验室,还有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室、多功能教室、微机室、图书室等,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标准2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的颜色在阳光底下格外鲜艳动人,留守儿童之家一楼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宣泄室,温馨的咨询室里面还有沙盘、沙发,外墙是文明礼仪和安全知识的墙绘。为了让每一个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区孩子同样的教育资源,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及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校内建设了新店寄宿制学校少年宫,设置了名族文化、手工根雕制作、舞蹈、民族体育项目等多个项目,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成长。
看着嵌在墙里的石牌刻着“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效制项目学校改造计划”、“全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内心一股暖流。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每一块砖每一面墙都是党对教育事业,尤其是对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重视的徽章。十九大代表、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坚曾说“十二五”期间,贵州教育投入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连续4年压减5%以上行政经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环境学子走进大学和职业学校,靠一技之长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面貌。
看到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这比较偏的学校里设施如此齐全,发展教育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全面小康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和实现梦想的需要。相信这里的孩子们在这样的学校里面能够有更多机会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奋斗,而我们也期望能够在这短短的十天里给这些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动力和契机,让他们真正成长为国家栋梁,成为中国梦强大的“筑梦者”,而这——新店寄宿制学校,也正是他们的筑梦之巢。
作者:刘智颖
编辑:杨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