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才敢亲口承认,他和宋美龄之间竟做过这事!2
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才敢亲口承认,他和宋美龄之间竟做过这事!
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才敢亲口承认,他和宋美龄之间竟做过这事!
张学良替宋美龄守了一生的是什么秘密?
关于张学良和宋美龄,期间有许多故事,但是有一个故事蒋介石至死都不知道,直到他去世多年后,宋美龄才说出了这个秘密。
大家还记得西安事变吗?张学良和杨虎城为逼蒋介石抗战,扣押了蒋介石。但是张学良最终释放了蒋介石,为什么没杀蒋介石?就是因为看在宋美龄的面子上,否则张学良或许不会放了蒋介石的。
后来,蒋介石因为此事,却杀了杨虎城,但没杀张学良,只是囚禁。原因很简单,是受到了宋美龄的庇护。宋美龄为了保住张学良的性命,曾经还以离家出走威胁蒋介石。蒋介石和宋美龄是夫妻,蒋介石无奈之下只好囚禁张学良,若不是宋美龄,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早就成为了老蒋的枪下之鬼了。
另外,他们一生互相给彼此写了许多信,宋美龄和张学良究竟有何秘密?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张学良晚年曾和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谈起与宋美龄的初识:“我与蒋夫人是在上海认识的。有人请客时介绍说,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小姨子。后来,蒋先生在北京请我们吃饭,宴席上见到蒋夫人,我就问好。蒋先生很奇怪,问我怎么认识她。我说,我认识她比认识你还早。”
那是1925年6月14日晚上,黄浦江上大雨如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灯火辉煌,正在举办盛大的鸡尾酒会,主角是刚刚率军入沪的奉军少帅张学良。觥筹交错中,一位姑娘引起了张学良的注意。正当他一脸疑惑地思量这是谁时,身边的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介绍说:“张将军当真不认识宋三小姐?这可是孙夫人的妹妹,中山先生的妻妹。”
初次见面,张学良便被宋美龄优雅的气质所吸引,称赞她“惊为天人”。而张学良年轻英俊,又是全国皆知的政治新星,宋美龄对他也颇有好感。酒会上,张学良用英语和宋美龄交流起来。尽管他的英语不算精通,却足以让留美多年的宋美龄吃惊。更令她惊奇的是,军阀出身的张学良恰恰舞也跳得很好,那晚两人一起跳了好几支舞。
那一次,张学良只在上海停留了不到两周,但两人多次见面,一起跳舞、游玩,宋美龄还给他当起临时英语翻译。交往中,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张学良认为她“绝顶聪明”,宋美龄则视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两人一时成为十里洋场最耀眼的明星。
60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起这段美好岁月时感叹道:“蒋夫人很喜欢我,那时候她还没出嫁,还是姑娘。年轻时她不是很好看,但越老越好看……若不是当时已经有太太,我会猛追她的。”说这段话时,张学良毫不避讳就在身边的赵四小姐。
上海一别,张学良回到北京,继续当他的少帅,宋美龄则嫁给蒋介石并随之浮沉,两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没多久,历史就让他们的关系更近了。
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结成的反蒋联盟在中原地区展开混战,史称中原大战。战争持续了几个月,双方相持不下,都在努力争取张学良。双方都知道,东北军站在哪边,哪边就能胜利。张学良权衡利弊后选择了蒋介石,中原大战很快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
后来张学良在接受采访时,亲口承认他和宋美龄过去的那段往事,而且还称当时若不是已有妻室,他会猛追宋美龄,这时候,蒋介石已经去世多年!
她,是周恩来最爱的养女,林彪的最爱,结局却凄惨无比……
周恩来夫妇一生没有孩子,却一直关心着革命遗孤。认下了不少养子养女。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的,《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记述了邓颖超这样一番话:其实我们真正认了的,就只有3个干女儿,一个是叶挺将军的大女儿叶扬眉,;一个是在延安时,下大雨,
窑洞塌垮,被砸死在里面了;
维世是谁?她是1949年以后,中国第一位知名的话剧女导演;是她第一次系统运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排演中国话剧;她是新中国戏剧奠基人,新中国三大导演之一。她被称为红色公主,是“延安四大美女”之一。是林彪一生最爱的女子,她还有另一个更知名的身份,那就是——周恩来的养女。
她,就是孙维世。
孙维世出生于1921年,她的亲生父亲孙炳文,曾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秘书等职。后与朱德相识,成为结拜兄弟,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母亲任锐,也是共产党员,做地下工作。
前排右一:朱德,后排右一:孙炳文
孙维世5岁的时候,就已经跟着家人“参加革命”了。小小年纪,她就已经会帮助妈妈,来烧毁秘密文件或去送信了。1925年,孙炳文到广州,和周恩来秘密接头,为了防止有特务追踪,他抱着的女儿,让她脸朝着自己的后背,注意看有没有可疑的人。跟周恩来见面后,孙炳文就让女儿在门外玩耍,望风盯梢,注意有没有人偷听。她见到周恩来和邓颖超时,就会亲热地喊“周爸爸”,“小超妈妈”。这对膝下无子的周恩来夫妇来说,简直就是天籁之音。他们都很喜欢这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
前排坐地者,中间是幼时的孙维世
1927年,年仅42岁的孙炳文,因揭露国名党的反革命阴谋而被捕入狱。不久后就被秘密杀害,壮烈牺牲了。
孙维世的父亲孙炳文
当时只有6岁的孙维世和兄长,跟着母亲四处奔波,历尽世态炎凉。她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也没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后来,任锐将女儿孙维世化名李琳,送到中共领导的左翼剧联,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东方剧社,她成了一名演员。
孙维世的母亲任锐
在这里,她认识了,当时还叫蓝苹的江青。蓝苹特地为她签赠了照片留念。
当时还叫蓝苹的江青
图为江青年轻时杂志封面。
蓝苹加入联华影片公司,参加演出费穆导演的影片《狼山喋血记》,扮演片中刘三嫂。
1937年,任锐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还是把子女送进革命队伍,鼓励他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她中止了孙维世的演艺生涯,让长子带着当时16岁的妹妹孙维世,从上海乘船前往武汉投奔周恩来。兄妹二人赶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他们想要去延安抗日,但是被拒绝了。这时外出办事的周恩来正好归来,看到有个小女孩在擦眼泪,就上去问情况。小女孩一见是领导模样的人,一点也不胆怯,大声地说道:“我和哥哥要到延安去抗日,可是里面的人说我们没有介绍信,不能去延安。我们听说周恩来伯伯在这里,好不容易才找到这来……”
周恩来这才知道,眼前的小女孩,就是当年给他放哨的黄毛丫头:“你是小维世呀,我就是你周爸爸啊!孩子,你们受苦了。”两兄妹就这样幸运地留在了办事处,过了几天,周恩来便将他们送往了延安。
周恩来夫妇商量后,就写信,给孙维世的母亲任锐说:“愿将烈士遗孤当成自己的女儿。”并正式认了孙维世为他的养女,她也是和周恩来夫妇感情最深的养女。
后来周恩来和邓颖超,还将任锐接到孙维世所在的延安,让母女二人得以团聚。她们一起在延安学校学习,母女同为同学,当时成为了一段佳话。
孙维世与周恩来夫妇
周恩来夫妇常常写信鼓励她。她也非常地尊敬周恩来夫妇,视他们为自己的亲生父母。
1939年,在毛主席的批准下,她陪周恩来前往莫斯科治病。周恩来夫妇早早地,就发现了她身上的艺术才华,在他们的支持下,她报考了,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和导演系。
前排左起:孙维世、邓颖超、任弼时、蔡畅。后排左起:周恩来、陈琮英、张梅。
因为维世人长得漂亮,又是周恩来最爱的养女在她不到18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上门来提亲了,不过都被周恩来夫妇挡住了。
在苏联学习期间,她遇到一个男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林彪。林彪战功赫赫,是抗日名将。当时他正好在苏联养伤,莫斯科的许多中国烈士子女,邀请林彪去作报告。因此,他和孙维世相识了。他们同样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渐渐地,林彪对眼前这个,端庄、秀气的女子产生了爱意。
在战场上牵着敌人鼻子走的林彪,却拜倒在了孙维世纯真的笑容下,他乱了方寸,对她发起了猛烈的攻势。甚至向她求婚,但孙维世拒绝了。后来在1942年林彪回国后,他在延安与叶群结了婚。
中间:孙维世
孙维世学成归国后,为了安全考虑,周恩来夫妇让她取道东北,并告诉她担任东北军政首长的就是林彪,有困难可以找他帮助。孙维世的归来在林彪内心,引起了巨大的波动,他的心里最爱的人还是她。叶群得知林彪曾追求过孙维世后,十分地不满和嫉妒。 (励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1948年9月,孙维世到华北大学三部教学,大家都很敬佩这位从苏联回来的专家。每逢行军休息或节假日空闲的时候,大家总爱围上一圈听她讲,苏联的战争和社会见闻。使大家对苏联充满了向往。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会见斯大林,俄语流利的她,担任代表团的翻译组长,在毛泽东和周恩来身边做机要工作,她工作勤勤恳恳,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孙维世极具导演才能,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名著,《叶尔绍夫兄弟》、《区委书记》,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影响很大,孙维世带领着中央实验话剧院,将其改编成话剧。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内部公演。此剧以极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首现中国话剧舞台,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竟连续上演了三个月!党和国家领导人除毛主席和林彪外,全部亲临观看,刘少奇主席和夫人还登上舞台,接见了孙维世和全体演员。周总理看了两次,他很赞赏女儿的才能,认为无论内容、造型、语言都有独到之处。
因其天赋,从1950年起,孙维世就协助筹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她导演的苏联戏剧《保尔柯察金》、《钦差大臣》、《万尼亚舅舅》等,均大获成功!她参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建院工作,并翻译和导演了苏联童话剧《小白兔》。她是新中国儿童戏剧的开拓者之一。在苏联专家开办的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训练班里担任班主任,给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导演人才。
孙维世担任导演的《同甘共苦》剧照
导演电影《小白兔》时的工作照。
她是红墙内的高干子女们中,最有才华的,加之无人出其右的容貌,不寻常的背景,她成了那个时代令人羡慕的“红色公主”。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她和周恩来夫妇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1950年8月8日,是周恩来、邓颖超结婚25周年,“银婚”纪念日。她打算为父母搞个简朴的银婚纪念,就偷偷地准备着。周恩来太忙了,即便记得这个日子也无暇顾及,她悄悄做了十几朵大红花,其中有两朵最大。这天,她在周恩来外出后,悄悄让邓颖超按照当年结婚时的着装,穿上白色旗袍和白鞋白袜,再戴上一朵大红花。中午,等周恩来一回到家,她就迎了上去,突然从身后拿出那朵大红花,不由分说地戴到周恩来胸前,又把他和邓颖超拉到一起,让他俩互相挽起手臂拍照。就有了下面这张珍贵的照片,
孙维世高声宣布道:“现在,我爸爸妈妈银婚纪念活动正式开始!放音乐!”周恩来的行政秘书何谦一听,立即打开留声机,放起了陕北情歌《兰花花》的唱片。那高亢激越的歌声一起,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卫士长、贴身卫士等,就都拥了出来,乐得邓颖超笑着说:“我们结婚的时候特别简单,这下倒热闹,导演维世算是给我们补上了婚礼!”
全家福。从左到右为孙维世、邓颖超、周恩来、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
这个贴心、乖巧的女儿,只有一件事让周恩来很头疼,那就是对感情有些任性。在青年艺术剧院的工作中,孙维世认识了被称为“话剧皇帝”的金山。金山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国民党高层人士交往,了解敌人内部的情况,通过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将这些情报转送出去。后来到了重庆,金山积极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排了许多抗日题材的戏剧。
金山
孙维世是导演,金山是演员,他们曾共同排一部戏,在工作中两人相互生出了情愫。但周恩来并不看好她们这段感情。这并不是因为金山是“共产党的大特务”,而是因为他当时是著名演员,张瑞芳的丈夫,这样做不合适。但孙维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爱情。
《保尔·柯察金》剧照:主演金山和其妻子张瑞芳
1950年10月14日,孙维世和金山,在北京青年宫举行了婚礼。会场上孙维世苦苦搜寻,却看不到“周爸爸”的影子。看到“小超妈妈”出现时,她非常高兴。邓颖超告她,“周爸爸”很忙,不能来参加婚礼,但给她送来了一件礼物。邓颖超当面打开了一个小纸包,周恩来夫妇对孙维世疼爱有加、所有人都猜想,总理夫妇的贺礼一定非同一般,人们都围上来观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包裹里,竟然是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聪明过人的周恩用这一本书,为女儿道尽了千言万语,说尽了心中的疼爱。
周恩来夫妇多年的秘书赵炜,在《西花厅岁月》一书中记录了此事:在她结婚的时候,周总理特意让邓大姐带去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当作贺礼。所有在场的人都明白周总理是想给孙维世的丈夫金山戴上个紧箍咒。
孙维世和丈夫金山
时隔两年,就验证了周恩来当初的判断,多情的金山注定,一生不会只爱一个人。有一次,他随文化艺术代表团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金日成让自己的女秘书,给金山当向导兼翻译。没想到他跟这个女秘书坠入了情网,金日成知道后勃然大怒,直接枪毙了那个女秘书。要不是金山是中国人,他也一并将他枪毙了。金山回到北京后,就被撤职查办,送到石景山钢铁公司建设工地上劳动改造。但在金山被批判的时候,孙维世却对众人说:“金山犯了不可原谅的罪行,我相信:这是他最后一次了!”正因为孙维世的宽容,金山才死里逃生。
孙维世和丈夫金山
婚后两人育有一个女儿,周恩来夫妇都对这个孙女的到来,感到十分地喜悦!
孙维世和女儿孙小兰
邓颖超和孙维世的女儿孙小兰
邓颖超和周恩来是真的,将孙维世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如天下所有普通的父母亲一样,会为她担心,为她着急。
1966年初,她创作的话剧,《初升的太阳》公演。周恩来特地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来观看女儿的作品,还同全体演出人员合影留念。这是一位父亲对自己女儿的关心和肯定。
排练《初升的太阳》
1966年5月3日周恩来总理第三次视察大庆,接见正在大庆深入生活的孙维世
她这一生拒绝了两个人,一个是林彪,另一个是江青。而她的拒绝,也为她的后来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江青在延安骑马
1949年,江青要求前往苏联,没有得到批准。而孙维世却得到了毛主席的亲批。出访归来,江青找到孙维世,要她谈谈随同毛泽东出访的情况,她拒绝了:“这些都是国家机密,没什么好谈的。”
1963年话剧《杜鹃山》上演后,江青找到她,希望能参与此剧的改编。她再次婉拒了。
江青亲自登门拜访,她对孙维世说:“看了《初升的太阳》,这是一部很成功的话剧,有个想法,想将这部话剧改编成现代京剧,这需要两个人很好的合作。”孙维世再次拒绝了:“你不要再来找我了,将这个话剧改成现代京剧不太适合。”
她一次次的拒绝江青,无疑是一笔待算的账。
在那个荒唐的岁月里,人的生命仿佛蝼蚁。随时就能消亡。她的兄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孙泱,之后突然被批判是坏人,是日本特务、苏修特务和国民党特务。几天后,孙泱惨死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地下室里。
孙维世和兄弟姐妹在北京,左起:孙济世、孙维世、孙泱、孙新世,前排孩子是孙维世的女儿孙小兰。
1967年12月,孙维世家突然冲进一群人,他们说是“公安人员”,要找金山。金山从事过地下斗争,明白其中的蹊跷,站起来,走到镜子前,梳了梳自己的头发,然后转过身来朝她笑了笑说:“我跟他们出去一下,你在家里不要着急,不会有事的。”那是她最后一次看见金山的笑容。不久后,金山就被定了“特嫌”的罪名,一关就是7年。
噩梦才刚刚开始,1968年3月1日深夜,孙维世被人从家里强行拖出。逮捕她的并非公安机关,而是一批空军部队的现役军人。家里的所有信件也都被抄走,这当中有大量江青等人写的,赞扬孙维世的艺术才华的信,也有很多孙维世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合影,都被江青一把火焚毁。江青只挑出那张周恩来接见,《初升的太阳》剧组人员的照片,作为“证据”,此后,江青还拿着这张照片,在周恩来面前晃来晃去,大骂孙维世就是睡在周恩来身边的一条狼。
他们将她关进一个秘密的看守所。审讯的人开始问孙维世如何到苏联去学习,在苏联受过什么样的“训练”,苏联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对她有什么指示,让她回国来搞什么破坏活动……问者气势汹汹,孙维世听得莫明其妙。接着,审讯的人又追问她,有关周恩来和朱德的事情,她彻底明白了这伙人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整倒她,而是另有企图。在监狱里,孙维世如同父亲当年一样铁骨铮铮。逼供者恼羞成怒,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开始了。
多年后,曾有狱友回忆,每到深夜,
人们会听到一个女犯不屈的歌声:
在乌克兰辽阔的原野上,
在那清清的小河旁,
长着两棵美丽的白杨,
这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年迈的母亲站在村旁,
她把儿子送上战场,
为了保卫可爱的家乡,
要和敌人血战一场……
“不肯合作”的孙维世被加上莫须有的,“苏修特务”罪名,被关进了监狱,并成为“死关对象”。
孙维世被捕后,周恩来曾派人,四处调查女儿的消息,然而消息密不透风,结果一无所获。1968年10月14日,年仅47岁的孙维世,在五角楼被活活折磨而死。这一天刚好是她,与金山结婚18周年的纪念日。她浑身布满伤痕,冰冷的手铐脚镣仍紧紧地锁着她的四肢,据说死前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刑讯逼供。
1968年10月17日,周恩来得知孙维世死亡的消息后大惊,他不忍告诉邓颖超。这位在“文革”中为了维护大局,对许多事情一贯隐忍的国务院总理,终于愤怒了,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挥笔批示:
“(孙维世)自杀或灭口,值得调查。”“应进行解剖化验,以证实死因。”
可江青一伙却公然违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强行将死后的孙维世定为“反革命”,将尸体火化,骨灰无存……金山出狱后得知妻子的消息,连着许多天闭门不出,独坐在孙维世的遗像前,放声大哭,听者无不落泪,他和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等人,一起为孙维世的冤案奔走呼吁。
孙维世当年惨死的真相究竟如何?到如今已也无法追究清楚。人们只知道,她在被捕之前,曾对妹妹孙新世说:“我是一个小人物,死了没有关系。总理关系到党和国家,我们的总理一定要保住呀!”
她还告诉妹妹:“人一死,问题不好搞清楚了,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死,我如果死了,说什么你也别信,那一定是被害死的。”
40年前,孙维世的父亲孙炳文,被国民党密令腰斩于上海,临刑前高呼“我今就义亦从容”,任锐忍着悲痛嘱咐孩子,并写下了一首示儿名诗:
“儿父临刑曾大呼,
我今就义亦从容。
寄语天涯小儿女,
莫将血恨付秋风!”
而40年后,惨绝人寰的悲剧,却再次在烈士的女儿身上上演了,只是凶手早已变了。
如今又40年过去了,可还有多少人记得这“血恨”与“秋风”?也许,孙维世这个名字,早已如烟如雾了……
后来,在周恩来夫妇的通信中,人们发现他们至少,八次提到了女儿孙维世,可见他们对孙维世的爱之深。这对夫妻一生爱国家,爱人民,爱得无私,爱得伟大。他们一生无子,唯一倾注了所有爱意的孩子,却以惨死,宣告了人生的结局。
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时,他们的内心,该忍受了多少的酸楚和痛苦……
她是高达挺秀的俏白杨,
是傲然而立不畏风寒的的红梅,
她是一个有铮铮铁骨的美丽女人,
她是革命烈士的后代,
是周恩来总理真正的女儿!
图文 网络 编辑 真情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