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罗港为例考察雷州话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是本次千阳实践队调研组的调研主题,而身为本地人,我深感愧疚,竟然对自身的本土文化了解如此之少。而更令人心痛的是,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传统文化是否真的会在当今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逐渐遗失?
在发放问卷以及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了解雷州话历史的人的数量用手指便可以数清楚,对他们而言,雷州话只是用于日常交流的一种工具,有些人甚至会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雷州话可能会被同化。
调研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雷州文化的另一个标志,雷剧,也在走向没落。现在年轻人,宁愿在家守着电脑电视,基本无人还想着晚上去戏楼看一场雷剧。不过这也与雷剧剧情的老套等有着些许关系,没法吸引年轻人。(经典文章阅读 www.wenzhangba.com)
其实不止雷州话,我国众多的方言都面临着危机,有些甚至已经遗传。语言是人类文明最初的记忆,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一个族群的智慧、宗教、风俗、医术、传说等等,都藏在它的母语里面。失去一种语言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断送了一种文明。语言是一种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一个族群所有的历史积淀,无论是处于何种原因,炎黄子孙都不应将它遗失。
如今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跟不上发展的快节奏,有些已经遗失在历史长河。令人惋惜,更应该对现存的瑰宝珍惜,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