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请留情
我的朋友佳佳是某天猫店的客服,今天她一上班就被人骂了,原因是顾客拍了3包零食,结果只到货2包。
遇到这样的事,估计谁都会有点情绪,佳佳努力安抚着对方,希望顾客能把快递箱子的照片发过来作为证据,她一定会调查清楚,给她一个交代。
然而顾客不依不饶:“你们出的错误,凭什么要我花费时间去配合调查?我不管,我只知道我少了一包零食!”说完,顾客跑到评论区,给留下了长长的一段差评。
估计还是不甘心吧,顾客打完差评,又把快递的照片发了过来。
佳佳一眼就看出来,这件快递有问题,上面的胶带根本不是他们家的,明显有二次打包的痕迹。
事情很快就调查清楚了,快递在物流过程中发生破损,遗失了一包零食。
就在佳佳在为顾客争取权益的时候,顾客又来了。
“那个零食不要追究啦,刚刚快递小哥给我打电话,公司好像要扣他奖金呢。”
佳佳劝顾客,为了物流质量,对这种情况不能纵容啊。
顾客却悔不当初:“早知道牵涉到快递小哥,我就不折腾了。不好意思啊,那个差评怎么撤销?”
佳佳对顾客的转变有点无语,因为天猫差评无法撤销,而且,“你还是少一包零食啊。”
“没事,一包零食嘛,丢了就丢了,全当我犒劳快递小哥啦。”
顾客脾气好得活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你看,这是个好爸爸,在陪宝宝搭积木,那是个好姑娘,煲了一锅色香味俱佳的饭汤,你看,某姐在救助流浪狗,某哥在关心教育,某弟刚刚扶了老奶奶过马路……总之,每个人都心平气和,与人为善,一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模样。
打开微博可不一样了,各路角色粉墨登场。爆料、内幕、辟谣、翻转、人肉、炒作……每一个剧情里,都少不了一群脑洞大开的看客。
前一阵儿,邓超被骂了,陈乔恩被骂了,井柏然宣布退出微博,也是因为不堪忍受恶意留言。
“恶意”,这两个字概括的十分到位,许多的微博账号,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十足的恶意。
就像电影《搜索》里演得那样,网络暴民们单凭一张照片,一句话,甚至一个传言,就能给当事人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盖棺定论,然后把满腔恶意,化作五湖四海的污言秽语尽情泼去,无所不用其极。
在微博,尤其明星处境艰难,比如朋友经历不幸,你不发声,他们骂你无情,你发声,他们又骂你炒作,一不小心就成为众矢之的。
只要他们想骂你,总有的骂。
有时刷刷朋友圈,再刷刷微博,我不禁要陷入一个严肃的哲学思考:究竟是玩微信的人不玩微博,还是玩微博的人不玩微信?(感人的故事 www.wenzhangba.com)
微信和微博里充斥的,真的是同一批人吗?
有一回,我在微博看到一个逆子殴打老婆婆的视频,评论区却有个女人对老婆婆无端咒骂,说她恶有恶报,好像对事情的前因后果非常了解。
结果我私信一问,她根本不认识老婆婆。不过,她自己家里的婆婆又凶又恶,“实在该打”,所以她坚信视频里被打的老婆婆也一定同样可恶。
我想,在现实生活里,她可能是个很软弱的女人,被蛮不讲理的婆婆欺压着,无力反抗,所以心中愤懑,才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网络事件,大力讨伐起来。
还有一回,某明星奉子成婚,婚礼幸福甜蜜,却有喷子连连刷屏,骂男的是不负责任的渣男,女的是脑子进水的贱女,两人迟早要完。我无聊翻看了喷子的个人主页,发现她刷的是自己的个人经历而已。
从那以后,我恍然大悟。那些网络上的恶毒者,往往在生活里过得不甚如意。
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咒骂,并非对当事人有多大的仇恨,而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抒发的怨气,在片刻的自我代入和情感宣泄中获得快感。
所以在每个网络事件里,吃瓜群众都能迅速站队,进入角色,各执一词,然后互撕互掐,互打互骂,乐此不疲。
而在现实生活中呢,他们展现给朋友的可能还是一副“岁月静好”。
是呀,10086又不花钱,大半夜一个电话打过去,客服妹子就得听你胡言乱语又哭又闹,忍受你莫名其妙的坏脾气,多超值的服务啊。
我们总以自己最好看的一面示人,却戴上面具在另一个世界里作恶。
这就像一场远距离的战争,一颗导弹丢过去,你看到的是一串伤亡数字,却忘了这冷冰冰的数字底下是鲜活的生命。
你对身边的快递小哥亲切有余,却对网络客服冷言冷语,因为你以为那只是对话框里的一个代号。
因为不了解,所以不在乎。
而只有具体到你身边熟识的快递小哥要被扣奖金的时候,你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我和同事一起吃饭,发现他对服务生特别客气。原来他女儿今年假期打工,刚刚做过两个月的餐厅服务生。
他说,一想到我女儿的不容易,我就发誓以后要对每一个服务生都足够温和。
我能体会那种情感,就是你忽然意识到,原来每一个服务生都是某个父亲的孩子,有一颗需要被善待的心。
人人都需要被善待,包括陌生人。
其实陌生人离你一点也不远,他们的生活和你一样,想要一份好收入,想要一个好人缘,想要一个好生活,想要一个好心情。
你诅咒了他,他会像你被诅咒的时候一样难受。
你羞辱了他,他会像你被侮辱的时候一样伤心。
你污蔑了他,他会像你被污蔑的时候一样痛苦。
他是你的陌生人,你也是他的陌生人。
陌生人,还请口下留德,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