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的保持自尊的一切努力,旋即就被所见所闻扑杀掉了。 ----《晚来寂静》
2、有时候你会遇到对你来说特别的事,那就像地震,在遥远的地方刹那间发生了又消失,可它制造的涟漪持续不停,最终久久震撼了你的生活。 ----《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
3、在我的少年时代,我曾听一个女孩说过,傍晚是一天中最动人的时刻。当暮色四下流淌,光线变暗而黑夜尚未来临的一刻,鸽子的翅膀闪烁着余晖,你的心将变得安详、温柔。如今我已长大成人,经历了自古皆然的岁月,见识了一点儿沧桑,我知道时光的美恰恰在于它的消逝。 ----《晚来寂静》
4、他是一个少年,忍受着来自生命深处的折磨,比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更不快乐,可当时光消逝,回首往事,他愿意永远是那个少年。 ----《晚来寂静》
5、一条秋裤都包含了合理的人文关怀。一座水电站也会泄露出高级的时尚感。
6、“在我们这片古老善良的土地上,没有一种肆无忌惮的自我保护本能,基本等于请求他杀。” ----《佛祖在一号线》
7、小时候,我姥爷问我:“你这辈子想干啥?”我说:“吃冰棍!”他就说:“不对,老爷们儿要闯天下,见世面。”从此我下定决心,在这一生中一定要闯天下,见世面,吃冰棍。如今我才发现,世界上对我来说最好吃的冰棍,一种是沈阳的皇姑雪糕,一种是北京的北冰洋双棒,都是一块钱一根儿的。另外我也算见过了一点儿世面,不是在旅行和交际中,而是在人类的智识边缘。年复一年,世界万物的价值在我心中不断重新排序。 ----《佛祖在一号线》
8、过去的事情必须抛诸脑后。不管怎么说,此行的目的在于痛改前非。绝望也好,伤心也罢,只能接受现实。这么一想,酸楚竟然消失了,好似千里流徙的囚徒终于认了命一般。心中的某些东西倏忽寂灭了。过去的欢喜哀愁,瞬间的美梦,少女脖颈间的温柔香气,已经永远消失了。只管行路去也。 ----《晚来寂静》
9、问题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窠臼之中;你有深挚心声,却不能婉转歌唱,生活中的仅仅因为微小就被看做没所谓的无奈概莫如是。 ----《佛祖在一号线》
10、我们正值人生新陈代谢最为迅速而无情的年纪,吸收新的信息,见识新的人,以往就得信息,忘记旧的人,一切匪夷所思的变化都来得及其自然。 ----《晚来寂静》
11、我想到了岁月的美恰恰在于它的消逝。要是岁月可以停留,恐怕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了。消逝的美,就沉淀在回忆里,时而还会引起我们的遐思和感怀。 ----《晚来寂静》
12、当我还算年轻时,我看到自己除了一种远离丑陋生活的愿望之外一无所有,因此决心做一个自由民。倘若人们不让我当自由民,那么我就自己当。有一天我终于发现,自由是一种成就,而拘谨则是一种失败。 ----《佛祖在一号线》
13、那么年轻的脸孔,那么不甘于陈腐生活的灵魂,那么多的锐气和那么多的活力,此后的岁月中再没有过。
14、事实就是如此:当日有人死去,有人演戏,有人发财,却没人感到一丝惊讶。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我听到看到的一切:风过林梢,戏文在咿咿呀呀地唱,宛如细线在空中浮动;秋天的冷雨漫过了山梁,那恍若浮晃飘摇着的,正是我们百年多难的中原河山。 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这个人:我们不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却依然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 ----《佛祖在一号线》
15、卡蒂埃-布列松有个“决定性瞬间”的说法,指的是最佳照片可以敏捷地抓住恰好出现的瞬息光影,无论是轮胎还是水洼,或者一个跳跃的人,在此时都各得其所,显露出非比寻常的意义和美。我想这验证了万事皆有灵光,或者说可以显露出本来面目。我见过的最美瞬间是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一个小男孩久久地凝视着一棵李子树,发现它的繁花中有着这世界的全部真理。
17、我想我们都在遗忘中生活。早上我脑袋空空地起床,晚上我脑袋空空地上床。也许你不是这样,那么我祝你始终有此错觉。 ----《佛祖在一号线》
18、生活就是一个体制 你走在路上会遇到不许闯红灯的体制 吃饭时会遇到左手叉右手刀的体制 睡觉时会遇到不能跟别人的女朋友一起睡的体制 我倾向于认为体制本身就是糟糕的 但它如同政府 有时候是一种必要的糟糕 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我们有一些不必要的糟糕 却认为它是必要的 ----《佛祖在一号线》
19、「你深知,生命的真正悲哀在于从没能在草木幽深的长夏,俯瞰着细小的河流与威严的群山,在碎云累积的空茫里飞行。」
20、我是一个少年,有很多梦想,可是在日复一日的光阴中却无所依托。我们匮乏一种令人心安的事物,有时人们叫它信念,有时则称之为人类之爱。那时我们在街边的暮色里,现在我们在一间把自己打扮成东南亚或者西班牙风格的酒吧里,孤独是永远不变的。 ----《佛祖在一号线》
21、过去你眼睛里有光,可是现在熄灭了。过去,无论什么事,只要你愿意,就拿出一股子孩子气把它做到最好,你不愿意的时候就干脆不做。因为这些,那时你活得辛苦。在十六岁,你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可是那时候,你是甘愿做失败者,不像现在这样活得不情不愿,不清不爽。 ----《晚来寂静》
22、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得到自由的。我的意思是,他们缺乏"不在乎"的能力。 ----《佛祖在一号线》
23、我们在蝇营狗苟的生活之中学到的是贪婪,而失去的正是个性。当我们在朝阳区或者浦东的昂贵写字楼里寻觅各种机会的时候,并不曾反省自己的日子是多么糟糕,用戈尔·维达的话说:“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人性的因素。”
24、所谓人最难了解自己,绝非虚言。岁月变迁,物是人非,百般自省总是刻舟求剑。凡夫俗子,又免不了自造障眼之法。千般聪明,也是枉然。 ----《晚来寂静》
25、以前我曾梦想过报道这样的新闻:本报讯,昨夜北京春雨迷蒙,零时许,平安大街旁灯光灿烂,一棵老槐树静静地死去。... 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气倒几位新闻学老师,不过至今我仍然相信,无论从哪个标准判断,如此美丽务虚的新闻都无可指摘。可是我大概永远也不会那么写,因为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我们真的是除了趣味之外还有职责。就算你像我一样没谱儿吧,可是当你看到曾被国家多次感谢的举重冠军贫病而死;听见对面的沉闷的男人说.. ----《佛祖在一号线》
26、我如但丁所说,“已至人生的中途”,有时却仍是个迷惘的人。在生活中失去事物当中,那些小的我还算清楚,比如爱情。如今人们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情是不存在的。绝对意义上的爱情是中世纪骑士的发明,其实近乎臆想。在我活的年代中,大约有5年,人们相信爱情是个真事儿,在那种爱的范式中,物是非常次要的,痛苦则至为甜蜜。在那之前和之后,人们都要现实得多。那个代就像磷火偶然一闪,很快就消失了,对此我并无真正的惋惜。可是,那些在火中失去的,或者说缺少的重要的东西,都是些什么呢?我并不总是知道。 ----《佛祖在一号线》
27、她同时集纳了两种特质:女诗人式的敏感和小市民式的市侩。 ----《晚来寂静》
28、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我们有一些不必要的糟糕,却认为它是必要的。 ----《佛祖在一号线》
29、大致上,人类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屋子会拆掉,城市会没落,繁华总是如梦,时间矢志流逝。与一般的想象不同,这类事其实没什么悲壮感,就像贝娄写的这样,毁灭总是轻易和寻常的。 人类目睹了太多兴废,早就懂得喟叹于事无补。贺拉斯有一句诗很庄严:光辉的塔楼与低矮的茅屋,都迈着同样的步履匆匆。到了现代,T·S·艾略特就反崇高了:这世界倒塌了,不是轰然作响,而是唏嘘一声。 中国历史没能解决统治权与民权的矛盾 ----《佛祖在一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