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2、“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去之。
3、曲沃桓叔为政,“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
4、李将军列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
5、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6、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司马迁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胜
9、All men will die, but death could be weightier than Mountain Tai,or lighter than a feathe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10、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
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
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11、虽被万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
12、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顺祀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有刑罚之辟,有攻伐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有不至,则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司马迁
14、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司马迁
15、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司马迁
16、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17、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18、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司马迁
19、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司马迁
20、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长久处于卑贱的地位,贫穷的境地,反而讥讽富贵,厌恶禄利,以自托于无为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不过是无能而已,决非志士应有的情怀. ----司马迁
21、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司马迁
2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司马迁
23、优孟马谏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2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
25、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26、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司马迁
27、‘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28、寇可为,我亦可往! ----司马迁
29、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30、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