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59坦克本身的最大一次改进无疑是换装西方L7型105mm坦克炮。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改装简直可以作为中美苏政治三角恋肥皂剧的海报了!
2、千百年来,战马的嘶鸣、铁蹄的轰响一直伴随着人类对战争的记忆,或许我们该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杀戮与过时的骑兵一起尘封进历史的长河,而那些伴随着骑兵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却可以穿越时空的隔阂,激励每一个新时代的“骑士”,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永不停歇的向着心中那最崇高的“圣地”挺进!
3、在那遥远却依然光芒夺目的古典时代,罗马既是无情的侵略者,又是伟大的建设家。既是桎梏自由的枷锁,又是人们憧憬的理想乡。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古罗马文明的精神,那就是——开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条条大路通罗马”正是其开放精神的体现!
4、当一个势力並吞四海,一统宇内过后,外在矛盾则自然转移到了内部。
5、早在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使用射程113km的超远程火炮轰击巴黎,“巴黎大炮”由此得名。但诡异的是,每次轰出的炮弹总是向右偏离目标。
*^_^*“巴黎那么大偏一点就偏一点吧!”
7、相较于这些依托铁轨部署的列车炮,苏联人更喜欢将重炮装上履带式拖拉机的底盘。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型203mm榴弹炮,产量高达871门。它的放大版,Br-5型280mm榴弹炮,产量也达47门。这种“拖拉机重炮”既能远距离曲射轰击,又可以近距离直瞄攻坚。他们咆哮着的伟岸身影,几乎成为了苏联红军攻城拔寨的标志。
8、刀切一般的整齐队形,机械式的齐步正走,想必是国人对阅兵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了。没错,我们大中华的阅兵式是无可争议的专业NO.1。这精湛的技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各位伙伴学生时代,应该都曾在军训场上贡献过一梭梭的正步~
9、1945年4月30日,饮弹自尽的希特勒将废墟上的帝国扔给了邓尼茨。作为尴尬的末代元首邓尼茨要做的,除了投降外,就是代表战败的德国接受“正义”的审判了。从自己架艇出生入死到策划狼群,狩猎大洋,邓尼茨的所作所为或许只是一名恪尽职守的军人在履行著自己的天职,但参与战争的人没有无辜者。千千万万的年轻生命包括邓尼茨的两个儿子,为了决策者们的“大业”殉葬于汪洋,唯有忠实的U艇做他们的钢铁之棺。
10、其实对于战列舰来说,装甲的相对覆盖率远远无法与坦克相提并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战列舰是浮在水上的,而坦克却是沉到水底的O(∩_∩)O
11、中东战士们坐在家里吃着烤串唱着歌,打打坦克助助兴,岂不快哉!RPG-7以其低廉的价格,皮糙肉厚的质量,简单易用的属性,一直活跃在世界各大战场上。
12、如获至宝的苏联立即对“尼恩”发动机进行仿制,代号RD-45,之后又完成了VK-1。
--“尼玛,我只卖你现货,谁允许你仿制生产的啊?!专利费2亿英镑,你看着办吧!”
--“资本主义国家的规矩才不适用于咱们社会主义国家呢!”
13、1789年8月26日,法国制宪会议颁布了一份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屌丝宣言”(《人权宣言》),宣言宣称:“任何屌丝与生俱来都拥有和高富帅一样自由平等的权利”。宣言一出,整个欧陆的高富帅都为之惶恐,纷纷出兵镇压法国的屌丝革命。
14、正如每一个没落的帮会,小弟们虽然都各自混得出人头地了,但还会怀念当年一统江山的好时光,所以每一次阅兵式上,英联邦国家们都会翻出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些堪称文物的老军服和旧火枪,来搞一搞怀旧cosplay。
15、在越南战争中,弱势的越南空军用米格-21也打出了12个王牌(5架战绩以上)。苏联派去的教官在言传身教之余,自己也打下了6架美机,成为了王牌。
16、如果非要让我以背叛自己的灵魂为代价,去追逐苟延残喘的“现充”生活,我宁愿和这个世界决裂。
17、正所谓成亦轻盈,败亦轻盈,过于单薄的机身,根本无法胜任大马力、高速度的结构强度要求,严重制约了零式战机的升级改装空间。甚至连机翼折叠幅度,也受制于强度限制,无法做到像美机那样高的空间压缩效率。
18、在与德军空军的战斗中,“野马”优异的空战性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但P-51“野马”却取得了武器设计上最难得的平衡性配置。优秀的高速巡航与操控性能加之较低的生产与后勤成本,使P-51成为了一款真正的战略进攻型战斗机。
19、不管如何,经过实战洗礼的59坦克可谓撑起了新中国装甲部队的脊梁,如苏联的T-54一样,我兔的59也成为本国后续坦克发展的重要参考模板。“五对负重轮”神教毫无悬念的占领了整个共和国*^_^*
20、苏联毛熊为了突出战斗民族独有的傲娇气质,不管是坦克炮管,还是士兵的脑袋,都要把仰角抬到最高~~~
21、与此相反,每一支新文明的崛起,除了吸收前辈文明的精华要素之外,更携带了本民族屌丝逆袭时特有的“野性”。正是这股“野性”成为文明加速进化的动力,加之对前辈文明精髓的吸收与继承,使得新兴文明的发展拥有更高的起点。
22、与二战的蓄谋已久不同,一战的爆发颇有些擦枪走火之嫌。不过欧洲各国对盟约的履行还都挺诚恳。“你敢打我斯拉夫哥们,我就揍你日耳曼兄弟!各国王室间剪不断理还乱的血统渊源,使这场战争更像是一场大家族亲戚间的内讧。
23、众所周知,在陆地上的战斗中,俄罗斯毛熊的装备素以粗旷之美著称。而在地球另一端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利坚鹰酱则将这种粗旷主义拉上了天空。相比于美国陆航飞机修长苗条的流线型线条,美国海航战机的身材只能用短粗臃肿来形容。飞机中优雅的空气动力外形似乎早已被海航飞机设计师们抛到了九霄云外。这群暴力主义者信奉的原则是:只要动力足够强,板砖也让你飞上天。
24、不知道是不是二战时被“闪电战”打出了阴影,战后法国开发的AMX-13坦克拥有极强的机动性。装甲什么的几乎没有,最独特的是这款坦克安装了弹匣供弹的摇摆炮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装填,连续开火。这样的设计在实战当中並没有体现出什么优势,却在血条设定的游戏里,凭借短时间内的活力爆发,打完就跑的打法,获得了“流氓”的雅号。
25、与“天价限量机拯救世界,廉价量产机酱油便当”的奢侈品思维截然相反,带给人类进步的工业化,其核心就是:廉价、量产。
26、能隔空打物的不只是陆地上的巨炮,此时代的战列舰主炮同样也拥有此威力,其射程能达到几十公里。这么远的距离命中目标时弹道已近乎垂直,炮弹直接贯穿薄弱的甲板,炸不死你也能砸死你。
27、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日本侵略军迎来了真正的硬仗。此时的中国军队已装备了大德意志的装甲部队-不过~只是萝莉版的一号坦克啦。我们还装备了大德意志的反坦克炮-虽然只是37mm小水管。不过戳穿日系坦克十几毫米的薄皮还是够的。
28、历史上的法国除了拿破仑横空出世,鲜有以能征善战而自居的时代。但老牌帝国仍需要有强悍的兵力来保驾护航。于是1831年起组建的法兰西”外籍兵团“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军六年便可入籍法国,只要不死于战场,便可到香榭丽舍把妹。这等福利吸引了100多个国家的勇士慕名而来。
29、那一天,人类终于回想起了被钢铁怪兽支配的恐惧和躲在战壕里瑟瑟发抖的屈辱。脆弱的血肉之躯在面对压倒性机械化力量的时候,真的只能无所作为吗?!当战胜内心的恐惧后,你会发现怪兽们魁梧的装甲之下隐藏着脆弱的内核,打完鸡血的勇敢少年们,拿上独门秘方的屠坦神器,便可以创造一幕幕以小博大的奇迹!
30、1241年4月9日,三大骑士团与波兰联军共同在列格尼卡战役抗击了蒙古的入侵,结果伤亡惨重,重骑兵几乎全军覆灭。但取胜的蒙古却因为老家大汗去世的消息折返而去。相比于对欧洲的征讨,果然会去抢汗位更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