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些人总喜欢用不同的眼光审视不同身份的人,其实这不仅是传统观念的遗留,而且还有狭隘个人偏见的参与;结果是仅根据看到的表像而往往误判对方的人品及人格。其实,一个令人仰视身价百万的富人,其内心和人格未必有一个乞丐干净和高贵。因此,我们不要习惯于以身份来对待一个陌生的灵魂,否则自己带有让人厌恶的无知偏见都不自知,那岂不是自己的悲哀?
3、回首往事,今天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的事,所有高兴的不高兴的,明天统统都成了故事。回头看,很多耗费心力的烦心事都狗屁不是。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对昨天看的越深,对明天就会看得越长。多少人的多少往事,都多多少少萦绕着不堪回首的迷雾。往事虽说不堪回首,但该回头还得回头,因为这是想让自己渐渐成熟而不可缺少的自省过程。这里的成熟与生理年龄无关,所有目睹过的与没有目睹的倚老卖老,毫无疑问都源于身心的不协调。身处的社会就是人生最大的课堂,很显然,虽然他们生命课程的下课铃声即将敲响,但在为人处事特别是宽宥他人方面仍是不及格的学生。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过去极少回顾,对周边发生的类似熟视无睹。
4、无论是乡野,还是在游览名胜处,凡是有进一步修缮或扩建计划的庙堂附近,都有向虔诚信仰者或游客筹集善款的各种仪式;那些拿出数额不等的善款者,特别是目睹有些人希望亲眼看到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或记在功禄薄上焦渴神情,总让人觉得有些怪异。这种以钱换取留名供人瞻仰的动机,与诚心捐助的善举已相距甚远,至少这种善款已不是出于真正的信仰或纯粹的善心,而更像是落入他人谋划的一种满足各有所需的交易。
6、因果法则无处不在,一个人现实中的任何收获和境遇,都真实的反映了其自身思想、品性或个性;即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不同社会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下,都会得到其公正的未来,这是因果法则作用的结果;但它不局限于体现在一时一事上,对自身任何处境的抱怨而不改变自己都无济于事,无力改变自己的人,也很难把握自己的将来。
7、不少人多多少少都曾受到过拖延逃避带来的困扰,稍做思考就会发现:任何回避的动机及行为,均来自当事者内心对某些事情的担忧或恐惧,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事前的担忧毫不例外都是自设的。因为很多曾让你忧虑望而却步的事,当真的做过之后你会惊奇的察觉,事前所有担心大多是一层窗户纸,事实上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都是自己吓自己罢了。因此,如何找到回避的根本原因,尽快走出自我障碍的阴影,勇敢的做自己最担心的事,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不过比较明确的是:除了勇敢的做之外,其他的似乎都不是消除这种回避痛苦的有效办法。
9、一个人如果有幸长时间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幸福里,他会忘记了痛苦,忘记了幸福;不幸的是他很可能会放弃思考的权利。
10、不少人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心有不甘,心中常常试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会飞黄腾达;可面对一次次的机会又犹豫彷徨安于现状的人,随着时间的流失,他们虽抱着种种想法而最终总是一无所获。
11、在两个人世界,撒娇任性是因为爱的太真太深,长久沉默是因为伤的太重太痛,不合时宜的以礼相待是因为失望透顶。
12、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对不少人来说谈梦想似乎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人们在极度现实的社会中变得都很现实起来,有时候现实得令人压抑和窒息,甚至几乎成了能够思维的工具或机器人,忙碌的脚步不愿停下多想也不削多想。其实这是人们有意无意的首先疏离了梦想,进而梦想也与很多人渐渐疏离起来,由此,很多人便成了为生活而生活,为忙碌而忙碌的皮囊。
13、生活中我们不时会碰到一些人,因拥有某些自以为很了不起的优势,当面对不如他们的人,就会有意无意的流露出一种鄙视与不屑,这种冷眼的余光,有时却会让人体验到世态炎凉的真切。
14、说话办事总要求自己或别人“一定”怎么怎么样的人,大多会烦恼缠身;因为他们忽视了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根据因果定律:分析定势容易,但定量较难。
15、有些路,选择了就没得回头. 有些人, 失去了就只有放手. 有些事,发生了就只能接受.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无奈.
16、对他人的言行,心理过于敏感若不幸再加上十分脆弱,那就相当麻烦;这样在到处充满生活阳光的世间,我们也许就会毫不自知的误入一条偏僻的幽径;这条小道绝非充满诗情画意,事实上恰恰相反;我们一旦侧身而入这条幽径而迷途不返,我们随后的生活常常会缺少美景和阳光的相伴。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这样!
17、并不是每个聊得来的陌生人都值得信赖,甜言蜜语嘘寒问暖的背后,总隐藏着不同的动机;人多数是天使和魔鬼共同的化身,当狐狸露出尾巴的时候,若为满足一时之需,心存侥幸不够坚决果断,事后再深的伤,再苦的痛,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几乎无人能够替代。
18、很多痛悔不已的错误,都是在一念之差冲动时做出的;因此,在情绪特别高涨或特别低落时,一旦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之后,给你带来的常常是悔恨。
19、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那样,更惨的结果会在某个地方悄悄的等着你。
20、遇到麻烦和纠结,任性自我的人总试图一方情愿的改变别人,而理智理性的人却悄悄改变自己。
21、自然中最慰贴心灵的景致,恰恰是人的思维和言语无法细加调理的所在;由此世间最温煦的美色,不可能在书中寻找,尽管许多书中散落着各类绝佳的描绘;生活中最真切的体验,也不大可能触发于惊心动魄的篇章,因为人生最深的体悟,并非有限的词句就能充分表达。要体会人生的厚味,书要读,更要用心走走路。
22、有多少人打着公平、正义、艺术、和平等漂亮的旗幡,暗中却迈着谋求名利的脚步?
23、冲动是打开悔恨与痛苦大门的钥匙,而这把钥匙恰由愚昧无知铸造。
24、看得见的地方到处都是鲜亮,看不见的角落比肮脏还要肮脏。仔细想想,现实中太多这样的情况。
25、如果每一个人都有重活一次的机会,相信很多很多人会放弃曾经无谓的追逐,例如权利、财富、名位等等;假如我们更多的了解一些人的临终感悟,会让不少人觉得,以上这些日常看似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是浮云而已;而为他人付出更多的爱,更多时间的陪家人在一起,才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珍贵最无憾的事,可是这些却被很多不顾一切追逐浮云的人忽略了。
26、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以后,你会发现原来你日思夜想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人常常把向往而得不到的东西无限夸大其美妙,以致内心世界再也装不下别的类似的东西。
27、不要为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自己。比如不吃饭、哭泣、自闭、抑郁,这些都是傻瓜才做的事。任何时候,要告诉自己,一个不爱你的人离开,或主动远离自己不再爱的人,有时纵使会带来内心一时的苦痛,其实是自己的幸运。
28、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收到来自内心的自我批判,即对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给予消极的评价。这些来自内心的消极反馈在我们的意识边缘徘徊,无形中打击贬低着我们各种努力的价值和意义。
29、只有真爱一个人,当一旦不得不离去,才会在内心产生久久难以愈合的伤痕。
30、有人天生丽质,但漂亮的面容迟早会输给无情的年岁,可岁月却奈何不了人的气质。真正的气质源于良好的家教和有益知识的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