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种子,思考和分析是阳光和雨露。 ----弗兰西斯·培根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弗兰西斯·培根
●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的。 ----弗兰西斯·培根
●人的思维多取决于性格上的倾向,其言论多取决于被灌输的知识和主张,但其行为却多取决于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谈习惯与教育》
●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
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可挽回,明达之士则着眼于现在和未来;所以对往事耿耿于怀只是狠心回不去而已。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结局是不幸的。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弗兰西斯·培根《如何阅读一本书》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弗兰西斯·培根
●蒙田在探讨谎言为何可耻可恶时说得真好:“仔细想来,说人撒谎就等于说他蔑视上帝,惧怕凡人。因为谎言是直面上帝而逃避凡人的。”有人预言:基督再来时,他在世上将难遇诚信。因而谎言是吁请上帝审判人类的最后钟声。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挫折对无能的人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一块成功的踮脚石。 ----弗兰西斯·培根
●过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幸运产生的美德时节制,厄运造就的美德是坚韧。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追求真理,是像他求爱求婚;认识真理,是与它相亲相依;相信真理,是用它尽兴尽欢,所以真理才是人性的至富至善。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弗兰西斯·培根
●适时判断什么事应当公开做,什么事应当秘密做,以及什么事应当若明若暗地做,并深刻地了解这一切的分寸和界限;适当暴露事件中真实的某一面,目的却是为了掩盖真相中更重要的那部分。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 ----弗兰西斯·培根
●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弗兰西斯·培根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语言犹如展开的挂毯,心像意念都显得在其图案中,而思想则如未打开的挂毯,心像意念只是被裹在里面。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掩饰是一种荏弱的策略或智谋,因为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讲真话,什么时候该办实事,都需要强健的心智,因此孱弱的政治家都是掩饰大家。
掩饰的习惯是一种障碍,一种贫弱的表现。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一无所长的人总要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的心灵不是靠自身的善滋养,就是以别人的恶为食。一个人缺此,必然要吞彼;一个人无望达到他人的长处,必然要压制别人的幸运来打个平手。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