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像一颗闪光弹,在她眼前炸开了,她被刺眼的光芒晃迷了眼。 ----《密林中》
2、她是渴求爱的,但是他给她的爱总好像是哪里出了问题。她觉得他们的感情有很严重的漏洞,而他浑然不觉。等到十几年过去以后,阳阳或许连他的样貌都记不清楚了,却偶尔会回忆起他的浑然不觉,他从来不把她脆弱的感情需求当回事儿。这种浑然不觉反而变得珍贵,因为它愚钝到摧古拉朽,她所追求的难道不就是摧古拉朽嘛。 ----《密林中》
3、归根到底,成年人的世界里,谁都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谁都孤独,谁都迷惘,谁都有自己的防御记住来抵消一切。 ----《荒芜城》
4、我那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奶奶,在面对自己至亲至爱的家人时,却一直被“怕给别人带来不便”的想法深深围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对周围的人爱得越是热烈,这种因为害怕触犯他人而不敢表达爱的痛苦就越深。我常常想,在被自己的善良所束缚的世界里,她的心中该有多么重的孤独感,那种孤独几乎是绝望而没有出路的,慢慢吞噬着她眼中的光芒。 ----《来不及珍重的告别》
5、与注定成功的东西相比,我们向来喜欢那些看起来就要失败的。这条浪漫主义的原则没有那么难以理解。
真正喜欢文学的人,我没见过几个,他们不过是喜欢文学的生活方式。 ----《密林中》
6、刚才有那么一瞬间他脸色乌青,他竟然真的又差点陷入与他们之间无意义的争论。他们甚至要讨论福克纳,他们真的把《喧哗与骚动》看完了吗?他自己看过多少遍,五遍,六遍,依然没有搞懂哪怕三分之一。这就是为什么谈论文学让他痛苦万分。大部分的文学青年都沉浸在无益的幻觉里,他们很快就会被耗尽,死在半途,连祭品都算不上。 ----《密林中》
7、如果一个人的才华照着自己的平庸,那要怎么样才能和这个人生活在一起啊。 ----《密林中》
8、当年轻的丈夫再次迈向超市的时候,难道他人无法感觉到日常生活毁灭性的苍凉感吗? ----《密林中》
9、我的困境到底是什么,他无法理解。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稍微明白一点,大概是,无法变成一个男人,却也无法感知普通女人所能够感知到的幸福。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种与性别不匹配嗯野心勃勃。野心勃勃地想要与世界连接,却被困于一个女性的思维方式里。
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期望在荒原、巨山,或者无法泅渡之河中遇见另一位伙伴。人生更像是漫游在大海里的哥伦布,甚至不抱有遇见一块大陆的希望。
只有抛却失望的人,才能继续穿行在黑漆漆的密林中 ----《密林中》
10、她万万没想到,为了他人的梦想而奋斗并没有带给她丝毫成就感,哪怕那个人是大澍。甚至正是因为那个人是大澍,她才加倍地,三倍地,感觉到痛苦。 ----《密林中》
11、其实我现在或许已经无法谈论这个长篇了,它肯定不是一个可以被我用我现在的方法和文学观点来谈论的作品,尽管我写做很多小说,可是它更像是一个初学者的作品。完成它的整个过程消耗了一年半将近两年,这是一个自我价值观渐渐建构的过程,直到现在粗具轮廓。有朋友问我既然对这个小说并不完全满意,为什么不再继续修改,我心想或许是有点儿懒惰的意味,但是你没法改变一个小说的核心了不是嘛?在所有的语言,情节,叙述节奏,等等等等东西背后那个最要紧的出发点,那个现在我觉得最重要的部分,它包含着作者的态度,观点,精神内核。我没有办法更改这部分的内容了,除非废弃。 ----《荒芜城》
12、我意识到此刻如同过去的无数个时刻一样,做爱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渴望的无非是人与人之间无限的贴近。简直可以说为了这样的贴近,就连做爱都可以。 ----《荒芜城》
13、我知道我心里的迷惘从未消减,而所有的绝望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想到之后的每一天也不过如此,再也不会有什么更难过的事情了。 ----《荒芜城》
14、《荒芜城》原来的名字叫《做到难过的梦,也不要难以相信》,取自于我差不多两年前的一个短篇。前几天我回过头来看了看当时的博客,当时的北京仿佛永远都处于从冬天到春天的过程,记忆是黑的天,和护城河上白皑皑的雪,有人在河面上钓鱼,溜冰。我常常在夜晚的噩梦中惊醒,其实梦见的都是过分美好的东西,这种美好在梦里又被无限放大,一旦醒来,现实完全令人窒息。因为要再次谈起这个小说,我不得不把这些东西再拿出来说一次,其实那些黑暗情绪已经稀释得很远。 ----《荒芜城》
15、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始终要解决的问题是填满心中那个巨大的空洞,但后来发现外部世界的运行准则不是这样的。如果想要感到快乐,就应该抛开自己这个空洞,再也不去想,而是对别人不断地付出。 ----《荒芜城》
16、你读过毛姆的小说吗,这几天我在读毛姆的小说呢,我什么都不想干,就想像里面的人一样,使劲地‘晃膀子’,你想和我一起使劲‘晃膀子’吗?我们买一大堆碟,舒服地睡一觉,醒来就看碟,听音乐。烟抽完了就出门溜达一圈,买包好烟,买盒牛奶,东晃晃西荡荡。 ----《密林中》
17、我一动也不敢动,希望睡意能够再次到来,好返回那个梦境。 ----《荒芜城》
18、“阳阳,我告诉你,我人生中只为两个女人哭过,一个是我妈,一个是你。你离开以后我大哭,然后我就去意大利做展览了,签证迟到,转机半夜抵达,下雨找不到旅馆,身上的钱通通都是借来的,每天睡四个小时。结果收到你发来的生日短信,说什么祝我成为海贼王,去你妈的,去你妈的阳阳。老子就是海贼王,不用你告诉我。” ----《密林中》
19、我想要让观众们无话可说,因为我知道他们想要说什么,他们走进一个展览的时候,肚子里就已经酝酿好了要说的话,但是当他们走进我的展厅,我要让他们把肚子里的话全部都吞回去,我要让他们说不出话来,让他们目瞪口呆。 ----《密林中》
20、我想,奶奶是与我一样的人,孤独怎么吞噬掉她,以后也会怎么吞噬掉我,甚至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像她一样,在漫长的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独自面对死亡的慢慢到来。
嗯,这个过程实在太过于漫长了。 ----《漫长》
21、我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有些根本的问题,那么多年里都无法得到解决,其他的难过也好、悲伤也好,与之相比,根本不足挂齿。 ----《荒芜城》
22、这个长篇终稿于去年春天,我由于一个翻译的项目在爱尔兰都柏林住了三个月。当时已经在做第二遍的大修改,第一遍修改是自发的,第二遍修改是在与收获的编辑们讨论之后,他们给出了非常细致和具有可操作的修改意见,由于涉及整个小说结构的变化,于是我干脆从头开始重新写了一遍。2012年的整个初春,我都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学生宿舍里做这件事情,除了偶尔去一次海边,每天去超市买点儿能立刻扔进烤箱的食物,以及每个星期五与邀请方办公室的两个女孩喝一次咖啡,几乎不用出门。等到重写进行到差不多四分之三篇幅的时候,一天半夜由于电脑软件冲突,整个文档被销毁,并且没有做任何备份。学校的IT部门以及国内朋友们的远程调控操作都没有能够挽回文档,我在哭了一整晚以后,从第二天开始了第三 ----《荒芜城》
23、这之后的一个半月像是在完成某种自我修行,没有任何玩乐──玩乐带来的快乐变得非常轻薄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以及持续的失眠。那会儿我过得像个神经病,有一天早晨直到九点多还醒着,实在是崩溃了,于是跑出门去随便冲进一家药店。一个女人问我怎么了,我说我几乎每天都睡不着觉,她从架子上拿出一瓶花草胶囊来,我问她说吃完这个我能立刻昏过去嘛,我需要那种吞下去就立刻昏过去的药。她拍拍我的胳膊说,姑娘,你得去看看医生。没有药物,神经极度脆弱,但是最后的半个月,我开始渐渐习惯与失眠的相处。 ----《荒芜城》
24、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已经不再期望在荒原、巨山,或者无法泅渡之河里遇见另一个伙伴。写作更像是漫游在大海里的哥伦布,甚至不抱有遇见一块大陆的希望。
25、孤独有时候也并不是件太糟糕的事情,与嘈杂相比起来,安静却孤独的生活仿佛还显得更妙一点,或许至少得有那么一段时间,几年的时间,一个人必须要自己生活着,才是对的,否则怎么能够听到自己的节奏。一旦它流淌出来,走在马路上,坐在地铁里,独自待着的时候,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任何时候,它都会在那儿兀自发着自己的声音,这是属于你的声音,身体的一部分,不用再担心流失。_ 周嘉宁 ----《一个人住第三年》
26、秋天的太阳真好,我不得不用手遮一遮眼睛。有风,有云朵,有青绿色的小虫胡乱撞到我们的衣服上。那些爱情、迷惘、梦,此刻都退得远远的,像个淡淡的水渍。 ----《荒芜城》
27、在故事进行到中断的时候,这对年轻的夫妻发生了争吵,他们都无法忍受平淡的日常生活对彼此造成的伤害。丈夫提出分手,但是年轻的妻子无法忍受,怎么会有人因为无聊而分手。于是第二天她跟踪了他,看他下班以后从公司里走出来,披着风衣在马路上溜达,然后他在路边的报亭旁边抽烟,她在马路斜对面的麦当劳里看着他。直到超市打折时间到了,他掐灭了烟头,走了进去。 ----《密林中》
28、他直接、粗鲁,甚至自私,却因此而闪闪发亮。他如同空悬在头顶的太阳,用简单暴戾的方式照亮周围所有人。然而他的抛弃也来得同样直接,在彻夜的倾谈,掏心掏肺的彼此欣赏之后,他的注意力又迅速被新的人或者事物吸引。而他对此几乎没有负疚感。 ----《密林中》
29、“有一间店开业的时候在院子里摆了浴缸,过了一个夏天,浴缸里盛满雨水也没有处理,变成了蚊子的窝。初秋的时候,一群人坐在院子里,一边看放投影仪里放得电影,一边被咬着小腿上都是包。“ ----《密林中》
30、秋天的太阳真好,我不得不用手遮一遮眼睛。有风,有云朵,有青绿色的小虫胡乱撞到我们的衣服上。那些爱情、迷惘、梦,此刻都退得远远的,像个淡淡的水渍。仿佛不会再跟随于我,仿佛不过是些幻觉而已。 ----《荒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