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熟悉于你自己内在的天空,你就会熟悉佛陀的,熟悉所有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的内在天空。进入到你自己的本性。 ----奥修
2、你只要处于一种什么事都不做的片刻,没有要到任何地方去,没有试图要改善任何事情,只是很放松。在那个停止当中,在那个放松当中,它就在那里。它是一种认出。不是一种达成,而是一种认出,因为在深处,你已经就是那个,你一直都是那个。 ----奥修
3、佛陀的整个讯息就是要成为有意识的,不为其它原因,只是为了要成为有意识的,因为意识能够给予本质存在,意识会创造你,创造出一个跟现在的你非常不同的你,那是你无法想象的——一个自我已经消失的你,一个「自己」的概念不存在的你,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限定你……一种纯粹的空、一种无限性、没有界线的空。 ----奥修
4、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6、那个唯一的准则是:如果那个被经验到的是真实的存在,你就不会在那里被找到,你不可能在那里被找到,你将会完全不在。将会有喜乐存在,但是你不存在。将不会有一个人可以来说:「我正在感觉喜乐。」神将会在那里,但是你不会在那里。 ----奥修
7、一个像须菩提这样的人倾向于向内走,如果他不作一些努力,他将会陷入他的核心而消失在那里。唯有当他作一些努力,他才能够停留在外在。 ----奥修
8、从你一出生,外界就有很多方式来吸引你,使你脱离你的本性。 ----奥修
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释迦牟尼
10、无诤三味
11、那就是一个佛或一个如来的情况;一个已经知道他内在天空的人现在知道说每一个人都是那个天空,但是每一个人都被云遮住,而那些云是虚假的、想象的。如果那些云是虚假的、想象的,那么就没有实质存在。 ----奥修
12、佛说般若波罗蜜,既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1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鸠摩罗什
14、唯有当你不判断,你才能够爱。 ----奥修
15、无缘不同于无念
16、然后有一天,它就出现了,它并不是由你做出来的,有一天,它就突然在那里,有一天你打开你的眼睛,它就在那里,然后它将永远不会离开你,但它必须是自己来的,否则,如果它是经由你的安排而来的,它将会来,然后离开,它将只是一个瞥见。 ----奥修
17、聪明的人从来不会是一个逃避主义者,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成为逃避主义者,因为他们无法面对生命,他们无法跟生命正面接触,他们无法接受它的挑战,他们没有那个胆量。 ----奥修
18、成道已经存在,现在的状态已经就是成道。它并不是一种达成,它只是一种认出,它并不是你必须努力去将它带出来,一切你所需要的就是不要作任何努力。放弃所有的努力,突然间,它就在那里。你看不到它,因为你一直在努力想要去看到它。你那个想去看它的努力反而成为一个障碍。 ----奥修
19、但是如果你不抛弃欲望,你怎么能够停止思想?思想是一个帮助。思考是欲望要满足它自己的一个设计。你无法直接停止思考。 ----奥修
20、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21、我不是叫你不要做瑜伽的练习,它们对身体是有益的,我不是叫你不要做静心,它们非常好,而且具有洗涤作用,但是不要认为说籍着瑜伽和静心,你就可以制造神,神是无法被制造的,但是你将会被净化,然后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让神来发生。 ----奥修
22、佛陀说:「就是这样,当这个被称之为空的医药医好了你相信存在的病,对空的执着跟对存在的执着都同样是病。那些在得到健康之后还继续使用这个“空”的医药的人只会使他们自己再度生病。」 ----奥修
23、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24、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鸠摩罗什
25、记住,我并不反对欲望,我非常赞成它,当时机来到,你就进入它,全然进入它,好让要离开它的时机来到的时候,你也可以全然地离开它。只有那个全然进入它的人能够完全脱离它。一个以压抑的方式去做的人,将永远无法看到它的愚蠢,永远无法看到它的虚幻。 ----奥修
26、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鸠摩罗什
27、学者用头脑知道,他坚定不移地抓住他的知识,他依仗着他的知识而形成很强的自我,他是坚硬的,他无法融解,他不是敞开的,他是封闭的,他所有的窗户和门都被他的知识和他所累积的经典所堵塞。 ----奥修
28、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 ----鸠摩罗什三藏法师
29、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鸠摩罗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