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非攻》
2、“生,形与知处也。” ----《墨子》
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兼爱中》
4、商之道 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有利,我无利,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客我利相当,则客久存,我则久利!然双赢! ----《商之道》
5、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6、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墨子》
7、“若是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此事者,圣知也,仁义也,惠忠也,慈孝也。是故聚天下之善名而加之。” ----《天志下》
8、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墨子》
9、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源头混浊,水流不能清澈;行为无信,名声必然败坏。) ----《修身》
10、天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墨子》
11、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墨子》
12、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13、“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 ----《墨子》
14、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墨子》
15、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16、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 ----《修身》
18、仁人之所以坏事,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9、“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
20、食者,圣人之所宝也。
21、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22、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墨子》
23、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墨子》
24、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墨子》
25、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墨子》
26、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
27、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墨子》
2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墨子·修身》
29、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30、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