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时花季已憔悴
来不及和你赏一回
陈腐木坠
独悬树檐慢慢体会
只为苔衣浮落点缀
薄雾初上叶儿沉睡
是否还记得她是谁
梦里千回
朦胧中翩翩的发尾
模糊羞涩红妆褪
夜下烛泪
燃不尽的乡味
酒莫停杯
月色思念憔悴
无风而醉
已觉不到那往日的妩媚
落樱匆匆带走余悲
夜下烛泪
冲不散伊人味
吟声零碎
没在细雨纷飞
不知为谁
拂净那故里却物是人非
夜烛泪 盼人儿归
(夜下烛泪);寒若珉
●我们应该赋予子女勇气和自信,还要帮助他们加以发展,正如牛津大学巴利奥学院院长史密斯1919年给英国首相的信中所写的那样:“心胸开阔,目光敏锐,热爱真理,就能抵制无理诡辩,陈腐信仰,哗众取宠和伪善之言”。 ----甘地夫人
●那么年轻的脸孔,那么不甘于陈腐生活的灵魂,那么多的锐气和那么多的活力,此后的岁月中再没有过。 ----李海鹏
●那些怜悯与同情的视线仿佛在斥责这是陈腐的自我陶醉。怜悯与同情是对他人的贬低,自我怜悯更是贬低自己的拙行。两种都该遭到唾弃,都是丑陋无比的。 ----《春物》
●每当这个时节来临
我都会在老地方与你相逢
你那悸动的藤蔓
是我曾经仰视过的灿烂
你那摄魂的根须
是我曾经抚慰过的唏嘘
如今
相仿的光景
已陈腐在小桥流水的一往情深里
纹丝不动
●将窠臼抹煞
为陈腐世界的人们
带来新的秩序
我为我自身之王
不容于世的
暗夜之王
与暗夜之王
戴上同样假面
隐藏自身的
孤独之人
按捺住顽固的提防
一再试探
各自伸出的手
能否毫不迟疑地交握
惟愿孤高的鸟永远骄傲
飞向凡人不可见之处
斩断此世的善与恶
搅动这世界的新的变革 ----《飒漫画》
●昨晚的那场故事会,黑幕下的窃窃私语,让我的脑子里装载了上上一代人的记忆碎片。包括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等等,反观当下,我开始思考我们这些8090后包括10后的年轻人新生代,思想到底是越来越开通还是越来越陈腐,我们似乎更着重事物的话题性娱乐性而不是思想深度,我们每天追求时尚追求名牌,但却始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跟风追星,什么日韩流欧美风都来,我们一面自我忏悔一面继续下去。对于上上一代人的故事,我不想称之为故事,我想叫做历史。我是有遗憾的,我遗憾没能与故事里的人见上一面,也没能与他们好好道别
●“你……不会真的相信了我说的那些话吧?我编出来骗你的,蠢货。我一点也不相信那些陈腐而老套的正义论。我告诉你,这不是正义的审判,我也并非代表正义而来。这是纯粹出于个人恶意的复仇而已,这复仇是因为你损害了我的尊严,因为你伤害了我最珍贵的朋友……也因为你卑劣无耻到了我这样的人都觉得恶心的程度。最后,因为你的真容丑陋得让我的审美不能容忍。所以,你死了。再见,杰克。” ----白贪狼《天国游戏》
●当我发现他正确的时候,我就赞美他——对于今天是正确的,对于明天是正确的,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人类是正确的。当我发现他有2500岁了,还带着制约、陈腐的观念,对于新人类不但没有用,反而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时,我就会严厉地批评他。 ----奥修《奥修传》
●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
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大海潮生潮落,青天终古长新,陈腐的戒条不能约束少年的热情。
虚伪的谎怎么可以换到真实的爱呢?
美貌是凭着眼睛判断的,不是贾人的利口所能任意抑扬。
美的事物不会使人破坏誓言。
请不要以我的泪作你的镜子,你顾影自怜,我将要永远流泪。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的愚笨。
谐谑不能感动一个痛苦的灵魂。 ----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汉娜 阿伦特认为,只要改变与时间的关系,人可以获得重生。重生的关键,不是遗忘,而是宽恕。在审判战犯的高潮时刻,她仍然谈论宽恕:不是去宽恕恶的行为,凶杀与暴行不能被宽恕。是宽恕人。那些在平庸陈腐的恶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之人,和我们一样。她说人类生命是世界所造就的,每一个主体都同时是客体。她说:『多样性,是地球的法则。』 ----张惠菁《给冥王星》
●离开了人才荟萃的中心,呼吸不到思想活跃的空气,不接触日新月异的潮流,我们的知识会陈腐,趣味会像死水一般变质。 ----巴尔扎克
●我曾窥见时间之手的残酷,被陈腐的岁月掩埋就是辉煌的代价 ----莎士比亚
●我们终究能够彻底信任他人吗。
我们说说话吧。
把我知道的故事告诉你,好吗?
故事?不,那是现实。人类是把那叫做烙刻在历史上的现实的吧。
对于我们来说,人类的所作所为都是故事。只不过偶尔是喜剧、偶尔是悲剧,又或者是陈腐、无聊的编出来的话而已。
没错呢,人类就是滑稽的演员。
人类被自己的欲望啊爱啊念想之类的玩弄着,上演着一场又一场闹剧。他们愚蠢、无知、贪婪?最后却亲手毁了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他们妄想着支配其他人,成为这世界上唯一的王。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只有人类不能在自然所制定的准则范围之内生活呢,我越来越觉得他们是奇怪的生物了。
我现在要告诉你的故事的主人公们也是这样的人类。不,不是的。主人公并不是人类,而是都市。 ----《未来都市》
●爱来自未知,爱也走向未知。爱上某个人,这其实并不掌握在你手里,你也不能决定这份爱的期限。对于爱,你无法做任何事情。它就像一缕自由的微风;你不能控制它的来和去。如果你关上所有的门窗把这缕微风关起来,那么它就不再是那同一缕新鲜的微风了。很快它就会发臭,婚姻就是如此——陈腐的、呆滞的。 ----奥修《奥修著作》
●熙悦的阳光,橘色的烘焙,拥塞着时光的河流。
我看见了自己的微笑盛满了梦靥的时光。
夏天走了,我也开始选择了遗忘。
看着那些走过的足迹,稀稀疏疏。
彼此只是平静的路过,永远不会存在于相互的生活里。
轻轻浅浅的交汇,淡淡地观望。
在这样初冬暖阳的沐浴下,
陈腐的外壳渐渐剥去,懒散的灵魂暴晒在了冬阳之下。
指尖和心头的微触让我明白,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这是个炎热无比的阴天早晨,放眼望去,尽是一片苍白粗粝的灰,空气中满是尘埃,我从未见过如此陈腐的早晨。 ----安吉拉·卡特《焚舟纪:烟火》
●有钱的人一定是坏人,这是一种很陈腐的观念。NO,准确地讲,应该说是一种很浅薄或是说一种嫉妒的偏见。香港的不少大慈善家,都是亿万富翁。再说,你从来没有过钱,也不知道钱的滋味、力量,根本就没资格谈金钱会使人如何! ----《黑冰》
●我过去的做法绝对不是牺牲,也绝对没有错。用最少的牌追求最高的效率,发挥最大的价值,并且确实得到结果――从我的主观角度来看,这可以说是完美的做法。然而,一旦出现客观角度,这种完美的做法将瞬间崩毁。在怜悯或同情自己的人们眼中,我的做法宛如陈腐的自我陶醉。怜悯和同情等于贬低对方,自我怜悯等于瞧不起自己。两者皆为丑陋的行为,必须受到唾弃。不过,在怜悯和同情之外,可能存在其他的客观性。直到亲眼目睹,我才初次意识到这一点。
●责怪,并不是教育当中最可怕的一个环节,最可怕的,其实是长时间的思想交流。父母们总以为应该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对话,却不知道,这事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正青春少年时。却要被迫亲近陈腐气十足的裹尸布。 ----猫腻《庆余年》
●那些说教的文学大体上均属品质低劣的次等作品,充满了宣扬道德的陈腐之说和质直的理论,思想的范围又为畏惧异端邪说的心理所限。 ----林语堂《吾国吾民》
●岁月的河流太漫长,大部分的人和事都会被无情的冲走,但是与青春有关的一切,总会被沉淀到河底,多年后翻出这段散着陈腐气息的记忆,令我们念念不忘的是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罢了。
●世易时移,我们人类成长了,进入理智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魔法时代的陈腐观念被抛弃了。 ----弗诺·文奇《真名实姓》
●同性恋不是病态,歧视与偏见才是病态;
将偏见当原则,将无知作资本,
将粗俗为武器,把陈腐道德作价值观,
无知的人可怜又可悲。 ----赵二毛
●善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最终和其他人一样,没有自己的灵魂。你绝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你必须做个好孩子,必须按照别人期望的那样去感知别人的感觉。这就意味着,最终你就没有感觉了,你所有的感觉都被扼杀了、驱逐了,剩下的只有那虚假的陈腐情绪,这种情绪在你读晨报时才感觉得到。(为文明所奴役)
男人只有解决了不可逾越的困难才称之为男人。不可逾越的困难、无法解决的问题之所以无法被逾越、被解决,只是因为男人们不能下决心去逾越、去解决罢了。(英国还是男人的国家吗?) ----劳伦斯《我们彼此相互需要》
●以前处于外围的地方——拉丁美洲和印度——一度太远太不重要,却变得有名了。这些地方素材因其新颖性,确保会受到欢迎,那里也被视为一种活力的根源,英国的写作已经失去了这种活力(只能意味着英国的素材现在已经变得陈腐)。 ----V·S·奈保尔《看,这个世界》
●当每一盏华灯都心花怒放,你背靠着繁华,掩埋了陈腐的昨日,蛰伏于苍茫的大地,悄然的破开世俗的沉泥,自由行走。
●初觉的花露 在熹微的晨光中梦醒
香草在向墙上投放它的影子
陈腐的木根在新出嫩芽
烂泥里小荷初露头角
叶在飞 蝶在舞 春秋在松弛
在奔跑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有希望
这样
活着也挺好的
锁着的星星 在黑夜里眨巴着眼睛
飞蛾在黑夜里投向火烛
腐草为萤而后漫目的飘荡
水在涨 鱼虫草木在淹死
星星在下雨 在坠落 在死亡
在毁灭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昏霍
这样
死掉也没什么可惜的
●重复与习惯,助长了心灵的怠惰。心灵需要冲击才能清醒过来,我们把这种冲击称为“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是那些陈腐的说明、辩解、谴责,这一切又使心灵昏沉如入睡。心灵时时落入这种怠惰的形式中,正确的教育者不仅要使自己的内心终止此种怠惰,而且要帮助学生对它加以观察。 ----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