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摩诘之“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又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文学之异曲同工,真如此乎?
但前二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耳。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王维《春中田园作》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王维《秋夜曲》
●属于自己的宁静
——王维
精心为自己准备了一片宁静
自己悄悄的住在里面
过路的人,这里是一座坟墓
不要好奇
快快离去吧 ----王维《笔有千钧》
●柳永给了你一分风流,李白给了你一分狂放,杜甫给了你一分冷郁,李煜给了你一分愁绪,李商隐给了你一分痴情,苏子给了你一分翩然脱俗,嵇康给了你一分天赋,阮籍给了你一分苍凉清高,纳兰给了你一分清幽,文天祥给了你一分风骨,王维给了你一分才华,伯虎给了你一分滑稽,构成十二分完美的你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走向远方,是苏轼长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波澜壮阔,是诗僧雕刻“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灵动自然,是王维书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言入黄花川, 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霞蔚。我心素已闲,清川潺如此。清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青溪》
●唐诗:“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以前的几千年,北方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是主流文化的基地。五代时期,南北文化分向发展,然后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五代之前,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北方;五代之后,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南方。唐代的文学家基本上都是北方人,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孟浩然、王维、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北方人。五代之后到了宋代,诗文的名人又几乎都是南方人了,如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曾孔、苏洵、苏轼、苏辙、陈师道、秦观、范仲淹,刘永等。唐代和宋代之间隔了一个五代,变化就如此之大。最明显的例子,“唐宋八大家”,唐二家全是北方人,宋六家全是南方人。 ----陈传席《西山论道集》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王维《辋川别业》
●尽管知道人和人交往是讲缘分的,比如李白很喜欢孟浩然,但是孟浩然好像更喜欢王维,但依然觉得李白有点辜负杜甫 ----西窗《斟的是诗中酒,看的是梦里花》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阴差阳错在雨中晃到了夏天,买了一把绿豆作为本周小花,王维用红豆相思,我买绿豆劝自己,不要那么想你。 ----张晓晗《新浪微博》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少年行四首》
●我心素已闲 清川潺如此 ----王维《清溪》
●王维的红豆早已熟透,嘲笑着我太念旧。 ----吴桂君《情到深处无怨尤》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王维《少年行四首》
●其实王维作品里,山水田园仅占四分之一,其述豪侠、咏边塞、陈闺怨者,无论质与量,均不逊于山水田园。比诸岑参高适,亦无愧色(王世贞且谓其《出塞作》若非犯两马字,足当唐诗压卷)。豪健佚荡,岂旷淡清逸云云所能局限?
另外,王维有一种廊庙诗,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作》)、“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之类,亦非山林田园所能限。这些诗,古人颇有赏音,或提名为唐诗压卷之作的候选者,或认为足以代表盛唐风格。但现今一般论王维仅以山水田园诗人视之,对此便不暇讨论了。 ----龚鹏程《中国诗歌史论》
●只恐夜深(57)船过溪口,见山翁崖上打坐,静如松。有王维“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画境。继续前行,对面青山尽染,草绿霞红。见白帆乌篷,欸乃穿行。苇荡风摆,藏鹅吟雁语;水光波处,闻鱼跃蛙鸣。夹岸嶙峋环绕,春水粉黛含油。一朝往复,朝朝景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物是人非,游者拨沉寻踏;沧海桑田,画工点缀朦胧。回浆处,山翁仍在,与景互化;传语间,机禅妙对,岑夫丹丘。
●相比画技,画境才是最重要的。画境最高即为空灵,画即抒胸臆,见意境;而轻技巧,薄艺能。抒胸臆,在逸,在适;见意境,在空,在幽。王维的诗画,皆空灵。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高皇子孙的笔墨,皆空灵! ----《启功》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王维《送孟六归襄阳》
●只恐夜深(41)太阳是白色的,闭上眼,梦就是粉色的。晒一会儿脸颊,便开满了桃红。看着绿叶在玻璃杯中沉浮,想起东墙边的玉兰已然落英缤纷。才一周多的时间,总不免有些怜惜。游人起早贪黑四处寻觅春讯花期,生怕错过养眼的花容。在镜头里被定格的花簇,极尽妖娆,一展风韵。之后的去向不想也知。这几乎和短促的人生一样,在晨风中妩媚,于夜雨中凋零,不做片刻停留。花落花会再开,容颜衰颓无救。于是各种彩衣招展,众多驻颜频添,笃信人定胜天。想起了王维那句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至为感悟。今日我素颜。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少年行四首》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四首》
●洒空深巷静,积素方庭宽。 ----王维
●贰盛唐风
吴筠:九龙升云网
贺知章:风流贺季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九龄:孤鸿海上来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
孟浩然:隐者自怡悦
王昌龄:冰心在玉壶
郑虔:丹心一寸灰
王维:人品盈如月
李白:醉里乾坤大
高适:倚剑对风尘
崔颢:谁乘黄鹤去
杜甫:忧端齐终南
岑参:负剑出北门 ----金鑫《长安大道连狭斜》
●因为那一瞬间的哀伤来的太过深刻,所以在之后的百年里,犰狳都无法忘记。他开始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在人世间生活,那么漫长的岁月,他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感情,触动他的时候也有,冷眼旁观的时候也有,而一直到有一天,王维将他带到了他的新身份面前时,他在那个急诊室门口,又一次体会到了当初看见那个可怜母亲死去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