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显从十三
岁知道自己的美貌大受众人喝彩的时候开始,他的倨傲如同霉菌就在心里悄悄地繁殖蔓延,终于成为自己的情感。那银白色的霉菌花
,如同银铃,一碰它,仿佛会发出响声 ----三岛由纪夫《春雪》
●他就像一棵矮树最上端的叶子,时刻洋溢于春天和阳光的气息,在他的世界里,同辈人那种浑浑噩噩或是矛盾的内心活动,都让他嗤之以鼻,他的超然绝不是做作,而是油然而生某样黯淡却又色彩斑斓的敏锐,敏锐的洞察感及经常沉醉幻想的心,使得清显能在最普遍的事物中发寻各式各样的品质,使清显即使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也能游刃有余的解决一切令人心烦意燥的事情。
●想象力贫乏的人,是可以很自然地从现实的事象中发挥自己的判断力的。可是想象力丰富的人,则反而要在那里筑起想象之城,紧紧关闭那称得上是窗的窗,让想象插翅翱翔,清显就是具有这种倾向的人。 ----三岛由纪夫《春雪》
●先生这样想著。脑海浮现出那张脸——一张方脸,朴素而普通,丢在人海里,如同芸芸众生般的透明,这张脸的主人,却是爽朗、善良的象征。如果说清显是最顶端的叶子,哪怕只是一棵矮......那么祖武,祖武的魅力来自他的纯洁,说不得出淤泥而不染可也有过露水却不湿身的品行。
●也许清显和本多本是同根生的植物,只是在地面上长成完全不同的花与页。清显是把自己的性格暴露无遗,毫无防备,容易受到伤害,心里有什么冲动的情绪,哪怕还没有成为行动的动机,就已经像被春雨淋得湿漉漉的小狗那样,眼睛鼻子都挂满了水珠。而本多往往从一开始就察觉出事情的危险性,也许会避开引人注目的雨水,悄悄卷缩在屋檐下。 ----三岛由纪夫《丰饶之海》
●惟有在高唱校
歌时不陶醉于粗鲁的感伤,具有与年龄很不相称的沉静、稳重、理智性格的本多对清显才有吸引力。 ----三岛由纪夫《春雪》
●清显的心胸如同巨
大的胃口,只要是人造诱饵,他能吞下的数量令人吃惊,甚至包括友情。 ----三岛由纪夫《春雪》
●清显是把自己的性格暴露无遗,毫无防备,容易受到
伤害,心里有什么冲动的情绪,哪怕还没有成为行动的动机,就已经像被春雨淋得湿漉漉的小狗那样,眼睛鼻子都挂满了水珠。而本
多往往从一开始就觉察出事情的危险性,也许会避开引人注目的雨水,悄悄卷缩在屋檐底下。 ----三岛由纪夫《春雪》
●她长着一张瓜子脸,两道八字眉略显忧伤,即使笑起来,仍然是一副苦相,但这未必就是多愁善感的性情的流露。她既现实,又
要感觉迟钝,把自己磨炼成习惯、容忍丈夫那种粗俗的乐观性格和放荡行为,所以她绝对不可能细致入微地体察清显心灵深处的细腻
反应。 ----三岛由纪夫《春雪》
●清显喜欢马车。尤其在心慌意乱的时候,马车的摇晃可以搅乱不安那独特的顽固的准确节奏,而且可以感觉到身边的马、确切地
说,是在赤裸的屁股上甩动的尾巴,可以感觉到刚毅竖立的鬃毛和从咬牙的泡沫垂流下来的闪闪发亮的唾液。我喜欢马车内这种兽性
的力量与高雅融合在一起的气氛。 ----三岛由纪夫《春雪》
●太阳照射在紧闭的拉门上,六张榻榻米大小的房间十分暖和,拉门上的白纸如同半透明的大茧,他们就在茧里沐浴着透过来的阳
光。祖母突然开始打起盹来,清显在这明亮的房间的沉默里,听着显得格外响亮的挂钟的滴答声。祖母微微低下脑袋,已经睡着,束
成“切发型”的头发上还残留着染发的黑粉,发际下鼓出厚实而光泽的前额,仿佛还残存着六十年前少女时代在鹿儿岛湾被夏天烈日
晒黑的痕迹。 他想到大海的浪潮,想到时间长河的流淌,想到自己也很快就会老去,突然觉得胸口窒息。他从来没有想过需要老者的智慧。怎
么才能在年轻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又不痛苦呢?就像脱下来随手扔到桌子上的华丽的丝绸衣服一样,不知不觉地滑落到地上的
那种优雅的死。 ----三岛由纪夫《春雪》
●清显任性的心灵同时也具有自我增加腐蚀自己的不安情绪的不可思议的倾向。
如果这就是恋情,如此坚韧、如此持久,那才像一个年轻人的样子。清显却不是这样,与其说他喜欢美丽的鲜花,不如说他更喜欢带刺的暗淡的花种。聪子深知这一点,也许才播下这颗种子。现在的清显除了给这颗种子浇水,等待它发芽,最终在自己的心田里繁密生长之外,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他一心一意地培植着不安。 ----三岛由纪夫《丰饶之海》
●于是,本多被渐渐引入到幽暗的心境之中。他开始明白自己一直在思索的是什么了。他曾费尽心机,久久地思辨着清显的存在,清显的生平,还有清显遗留下的一切。他可以把清显的一生,轻易地视为上一个时代袅袅升起、便又随即消失了的一缕轻烟。可这样的结论既不能消解清显的罪过和懊恼,也无法使自己得到永久的满足。 ----三岛由纪夫《丰饶之海》
●小船滑进宽阔的湖面。小船冲破绯红的湖水,轻柔的涟漪使清显的心情逐渐陶醉。那深沉的水
声犹如从他的喉咙深处发出的粗憨的声音。他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十八岁的秋天里某日午后某时的时光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地滑走了 ----三岛由纪夫《春雪》
●这是一个宁静的、安宁的、富贵的星期天。尽管如此,清显依然觉得,自己仿
佛是在一个灌满水的皮袋般的世界底层的小岩洞里,听着“时间”的水滴一滴一滴落下去的声音。 ----三岛由纪夫《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