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年少轻狂,我想改变整个世界。当我人到中年,我发现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我只好向自己妥协。我只好退而求其次,我想改变这个国家,当我人到老年,我发现,我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国家。我再次想自己妥协。我想要改变我的家庭,但当我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行将就木的时候,我回首一生,我碌碌无为.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当初没有那么大野心,从改变自己开始,或许,又是一种结局。 ----黄小山《超级演说家》
●没有关系,我的生命里已有太多的不圆满。我已习惯做被放弃的那一个。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这样,只能退而求其次,没有其次也没关系。我并不会因一无所有而伤心。
万事如意是需要运气的。
谢二这样幸运,所以我愿意用我的不圆满成全他的圆满。
有些人终生有缺憾,而我选择成全。 ----周白《然而我是林向北》
●因为是你,怎能放弃,怎能退而求其次,怎能忘记你天使的微笑 ----溟《脑海里那一抹淡淡的微笑》
●退而求其次,是一种难得的智慧,不是你的,便不是你的,苦缠无益。 ----亦舒《露水的世》
●不想再说些束缚住自己的话,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是没有立场的。或者说很荣幸成为这个“退而求其次”,至少还被看待是一个“选择”不是吗。
●得不到最好的才会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也得不到才会选择迁就和甘于平庸。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里写道:“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茶,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不解渴的茶,不求饱的点心,是把吃喝从维持生命中解脱出来,吃的目的性被弱化了。吃饱不想家更退而求其次。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了一个人叫董日铸,他说“浓、热、满”三字尽茶理,陆羽《经》可烧也!像这样的人,他天生对美食无感,不足与言。吃货是超越“碗大、炕热”这个层面,是一种吃的形而上。 ----高军 / 徐路《快活馋》
●有时,退而求其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我知道,他内心中的红玫瑰.不是我.。求而不得所以退而求其次。可是,我一点都不埋怨和后悔。
●人总是在全部失去后,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已经失去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都得到后,又觉得满足,可这时候,还有什么用呢?
●爱或者不爱,没有退而求其次。 ----《我喜欢你 你知道吗》
●没买到浅绿色的杯子 只好买成深绿色的 考试成绩得不到满分 只求保佑及格 不想一切退而求其次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退而求其次的下场就像是摆了自己一道之后只能呵呵一笑置之,捅到自家蜂窝被蛰的体无完肤也没资格搏怜悯,真是如欲踩蜜,蜂房勿蹴
●有钱又有闲当然幸运,倘不能,退而求其次,我宁做有闲的穷人,不做有钱的忙人。我爱闲适胜于爱金钱。金钱终究是身外之物,闲适却使我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周国平《风中的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