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有关仲景的美句摘抄
日期:2017-12-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有关仲景的美句摘抄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

  ●张仲景所写的《伤寒卒病论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伤寒卒病论》的自序,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这显然是指的大自然界气的运动状态,正因为天有五行,五类气的运动状态,才化育了生命,所以所有的生命,无不被打上五行的烙印。 ----郝万山《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好吃不如饺子。”元宝似的饺子让人看着喜庆,吃着舒坦,是北方常见的家常饭。有传说称最早的饺子是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是用羊肉和上辣椒做的,专治冻耳症,所以叫做“娇耳”,日久天长传成了“饺子”。这个传说未必可信,因为辣椒明代才漂洋过海传入中国。不过东晋葛洪的《字苑》里确实已经记载了饺子的做法:“锉肉,面裹,煮之。” ----崔岱远《吃货辞典》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仲景在1700年前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什么是守旧,什么是创新。当时的医生中,各人只抱守家传的一点经验,这就叫守旧;而反过来呢?能够"思求经旨,演其所知",这就是创新。所以,我们学习经典,学习《内经》、《伤寒》这些著作,完全是为了"演其所知"……孔子所说的,做学问的一个关键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就是一个组合的过程,通过这个组合,各种材料,各个部件逐渐碰撞、接触,融合成新的东西。因此,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创新的过程。"喜新"这是每个人的习性,但,新不能凭空来,新是从旧中来,所以,"思而不学则殆"。 ----刘力红《思考中医》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 ----张居正

  ●《内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自王叔和编次仲景《伤寒论》原文,自己加上伤寒序例曰,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于是后世遂谓冬日受有寒气,藏在人身,至春变成温病。春日受了风气,藏在人身,至春变成飧泄。夏日受了暑气,藏在人身,至秋变成病疟。秋日受了湿气,藏在人身,至冬变成咳嗽。
果然如此,试问如何用药。治夏日飧泄,岂不要用散风的药乎。治秋日疟病,岂不要用清暑的药乎。治冬日咳病,岂不要用去湿的药乎。治春日温病,岂不要用搜寒追毒的药乎。如此用药,必定要将病治重的。世人治温病喜用大清大下之剂者,其根据即在叔和冬日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一语。而且因此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宿疾。 ----张仲景《伤寒论》

  ●《素问?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难经》中谈到两个伤寒,第一个伤寒当然是总义的伤寒,也就是《素问?热论》讲的伤寒,现在的教材又叫它广义伤寒;后一个伤寒是分义的伤寒,又叫狭义伤寒。而我们这个论题上,书名上的伤寒,当然是指第一个意义上的伤寒,这一点不容混淆。这个问题弄清了,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并不偏重于谈寒,他也谈湿温、热病、温病。 ----刘力红《思考中医》

  ●汪双祥相信,在古代,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这些医药大家,都不是想着我得挣多少钱,我能有多少利,才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他们都想着为百姓、为后人造福,所以才流芳百世。这就是名利淡如水,医德重如山。 ----汪双祥《你所不知道的汪氏脉诊》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互兹偏见,各逞已能,致微痾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王叔和《脉经》

  ●中国医药,深深根植于华夏本土,炎黄子孙,世世代代赖其佑护。没有中国医药的持续发展,便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使中医药宝库愈益充盈,一批批探索者满怀大爱仁义之心,咬定悬壶济世之志,尝遍百草,验方证术,防治并重,造福百姓。且不表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人等,自《黄帝内经》所载之雷公、岐伯以降,即有留下真名实姓者扁鹊、张仲景、华佗、葛洪等名魁圣贤,以及隋唐大医孙思邈。 ----罗先明《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有关仲景的美句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