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
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 ----《碎句与短章》
2、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安静》
3、有真信仰的人满足于说出真话,喜欢发誓的人往往并无真信仰。
发誓者竭力揣摩对方的心思,他发誓要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是他以为对方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如果他揣摩的是地上的人的心思,那是卑怯。如果他揣摩的是天上的神的心思,那就是亵渎了。 ----《碎句与短章》
4、人生一切美好经历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重复,它们因此而永远活在了记忆里。 ----《把心安顿好》
5、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因而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仍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他就是一个智慧的人。
6、当一个人变得虚伪之时,便是他的青春终结之日 ----《善良丰富高贵》
8、苦难检验人的灵魂的坚强和软弱,软弱的灵魂在寻常的苦难中一蹶不振。成功检验人的灵魂的高贵和卑劣,卑劣的灵魂在表面的成功中暴露无遗。
9、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着人生,但同时也要向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这样一种执着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着,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10、对幼小生命的抚爱在这触摸中获得了回报,这触摸未尝不是另一种抚爱,是幼小生命对于逐渐衰老的生命的温柔安慰。 ----《妞妞》
11、洗脑子和砍脑袋--除此之外,强权还能有什么别的法子消灭异端呢? ----《风中的纸屑》
12、你扑闪着折断的翅膀,一次次徒劳的撞在世界的玻璃窗上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13、爱的激情离你而去,你却丝毫不感到痛苦,因为你的死去的心已经没有了感觉痛苦的能力。(世态人情)
读书、写作,一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做的时候都是享受。但是,倘若限定了时间,用赶任务的心情去做,享受就变成了苦役。(思絮)
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
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唯有当观赏停止、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与万物交谈)
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 ----《内在的从容》
14、许多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不过,你不必愤慨,倘若你想到这一点,许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