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故俊,洪都新府 ----王勃《滕王阁序》
●正如他雷打不动的给我们鞠躬,他说古人鞠躬表示深切的敬意,一期一会的缘分,他很珍惜。
他像一个远古而来的文人骚客,登上讲台,就像穿越到过去。
管他什么物欲横流的社会,管他什么千军万马的高考。
他驾着小舟,飘在海上,看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笑着问我们:”你们说,王勃是不是很牛?“ ----知乎答友《知乎》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王勃《滕王阁序》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澈以犹欢。 ----王勃《滕王阁序》
●唐以前的几千年,北方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是主流文化的基地。五代时期,南北文化分向发展,然后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五代之前,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北方;五代之后,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南方。唐代的文学家基本上都是北方人,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孟浩然、王维、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北方人。五代之后到了宋代,诗文的名人又几乎都是南方人了,如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曾孔、苏洵、苏轼、苏辙、陈师道、秦观、范仲淹,刘永等。唐代和宋代之间隔了一个五代,变化就如此之大。最明显的例子,“唐宋八大家”,唐二家全是北方人,宋六家全是南方人。 ----陈传席《西山论道集》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 ----王勃《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
●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王勃《春日还郊》
●聚合多载,拢为一屋。日夜操劳,相持宜家,使奔生计有着落,盼前景不飘零,然华容渐行而渐远,奈几何载?致态若离又若即,曾几何时?今稚秧润雨沐阳,已三尺有余,皆伊苦心树教,方使成长。诚感伊之鸿恩无以回报,唯有赤诚相待相扶此生为报。 ----王勃
●心事数茎白发,
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
古道无人独还。 ----王勃
●之鸟也,将托其宿止;之人也,焉知乎此情?月照孤影,风传暮声。将振耀其五色,似箫韶之九成。 ----王勃《寒梧栖凤赋》
●人之百年,犹如一瞬。 ----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