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经典的张大春名句欣赏
日期:2017-12-20 作者:张大春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最经典的张大春名句欣赏

  1、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台湾的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台湾的民主。好的民主重要的并不是要有多少个党派,而是人民。人民都主动有了民主参政的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民主。世界的路还长,中国更是如此。 ----《认得几个字》

  2、看这国之大局,冠冕堂皇,口口声声都是为国民、为社会,说穿了不过是厉害之争、权势之争;却是咱们老漕帮光棍,原本是各流徙亡命的谱系身世,也就只合这幽冥晦暗之地,助人逃过光天化日之劫而已了。 ----《城邦暴力团》

  3、“记着,庙堂太高,江湖又太远,两者原本就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勾当。日后又谁大言不惭地提起什么救国救民的事业来,便是身在江湖、心在庙堂的败类!便是挑起光天化日之劫的灾星!便是祖宗家门的大对头!” ----《城邦暴力团》

  4、话说这个小白脸怎么如此又帅又聪明勇敢还心肠好又命硬还能发财! ----《离魂》

  5、在这个尽可以用“光天化日”一词形容的明亮世界,这群人的手中只有盈盈一握的力量勇气希望秘密,倘或摊开来,便一无所有。 ----《城邦暴力团》

  6、怀其才,抱其学,肆其所乐,乐其所事,无所用于天下,亦不甚难。 ----《大唐李白》

  7、看样子要中国人不计较,除了菩萨显灵是没得治的。 ----《离魂》

  8、于是小说展开了它十足异化的附庸旅程。它的本体论从而被完全遗忘。而我要提醒的是:小说的本体论其实多么简单?它是一个词在时间中的奇遇。
对于一个词,我们会问的是:“它是什么?”可是一旦经历了时间,我们也许会改问:“那后来呢?……一个原本陌生的词在时间里的奇遇除了唤起我们问:“它是什么?”“那后来呢?”之外,还会带来新的问题:“为什么?”虽然,在提出“那后来呢?”以及“为什么?”的时刻,原先的“它是什么?”未必获得解答,但是,解答并非目的,像幼儿一样满怀好奇地认识一整个世界才是目的。 ----《小说稗类》

  9、一起分享了某种知识的人自有其相互会心的秘密乐趣。 ----《认得几个字》

  10、作品其实只是材料的流动、变体、模拟、易容、重塑、再生;反之,材料之于作品亦然。 ----《小说稗类》

  11、为艺术而艺术?为人生而艺术?在我成长岁月里,这份争议是一经各方面关于创作起源和目的的关注焦点。唯有离开这个焦点,我才能辨识出创作也可能植基于偶然的发现。反过来看,意义重大的偶然发现,恰恰是某个出其不意的神悟。原来我们所曾坚信的,固守的,顺理成章而以为着的一切,可能通通是误会——也就是说,原来我们曾经在每一个人生的片段里都错过我们的人生。讲得更浅潜一些,人生是一连串的错过,而创作则是对于这错过的发现。 ----《四喜忧国》

  12、那一担两箩就这么在桑树底下搁了个把月,不忍糟践东西的乡下人里总有起头儿的,有人拾了一瓶儿回家,眼尖的看出来少了一瓶儿,随后跟着拾。接着就快了,不到两天,酱油瓶儿都跟那孩子似的,没了影儿。剩下的扁担和绳箩还在原处,又搁了几天,不知是谁嫌那物事碍眼,也搬回家善加利用了。 ----《离魂》

  13、坦白说,对卡瓦达这种忽而冷、忽而热,阴晴不定的德行,我有股说不上来的难受劲儿。有时候他像个任人摆布的奴仆,有时候又是个威风八面的长官;一转眼,他可以阴起张臭脸来恐吓你、警告你,片刻之后他似乎已然忘却一切,变成一个贪玩好耍的孩子。 ----《四喜忧国》

  14、在陈氏言下,“今世犹只见此一人而已”显然是极大的恭维,至少吾人无从考证陈氏是否像读金庸之作那样细读过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顾明道的《荒江女侠》、白羽的《十二金钱镖》、郑证因的《卧虎藏龙》与《铁骑银瓶》和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作.......... ----《小说稗类》

  15、决绝也好,妥协也罢,人生,注定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浪游。 ----《大唐李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经典的张大春名句欣赏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