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在风日里张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沈从文《边城》
●不要冬天的风,不要海上的风,
这旗帜受不住狂暴大风。
请轻轻的吹,轻轻的吹;
(吹春天的风,温柔的风,)
把花吹开,不要把花吹落。 ----沈从文
●中国的白话文诗歌到徐志摩成熟了,小说到沈从文成熟了。他们两个标志着白话文的成熟。 ----周有光《百岁忆往》
●说的出的比不上说不出的 ----沈从文《边城》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
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光明
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
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我想到这些
我十分犹豫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
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
用对自然倾心的眼
反观人生
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
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
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
我也安慰自己过
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为我自己感到庆幸........ ----沈从文《沈从文家书》
●她其实仍然是一个多情善怀的女子,而且也不把这样一个女子在这份不幸生活中应有的哀恸抹去。但她却要强,且能自持,把自己改造一个结实硬朗的女子。 ----沈从文《记丁玲》
●——“那我给你的应当也是黑暗了。”
——“你给我的是光明,但是一种炫目的光明,如日头似的逼人熠耀。你使我糊涂。你使我卑陋”
——“其实你是透明的,从你选择阿阿谀时,证明你的心现在还是透明的。”
——“清水里不能养鱼,透明的心也一定不能积存辞藻。” ----沈从文
●国家民族的人格下降,除了怪政府,主要还是要怪文化的传播者,在苏联作家的人文精神里,面对暴行,沉默就是犯罪。在中国作家的人文精神里,沉默就是高尚。像汪曾祺、沈从文,不落井下石,已经就是“士大夫”了。这个劣等民族的价值全部都用到了“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求生的智慧里了。 ----马建
●每天忙碌地活着,
忙碌是一种心情,
忙碌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使命;
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
我们一切的过程,
都是让自身完美的过程。
来得热烈,未必能长久持续;
不远不近,未必会很快离分。
不要想得太多,不要受尽折磨。
我可以有悲伤,但我一定要坚强;
我可以不漂亮,但我一定要善良!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节已为黑夜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和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我弄明白了,回到舱中以后,依然默听着那个单调的声音。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那声音,那火光,都近于原始人类的战争,把我带回到四五千年那个“过去”时间里去。 ----沈从文《湘行散记》
●(一)村上春树说: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二)梁实秋说:
你走,我不送你。
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
我要去接你。
(四)顾漫说:
一个笑就击败了一辈子,
一滴泪就还清了一个人。
一人花开,一人花落,
这些年从头到尾,无人问询。
(六)顾城说:
我从没被谁知道,
所以也没被谁忘记。
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
并不是我的目的。
(七)海明威说: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
真正的高贵,
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八)余秋雨说:
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
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九)沈从文说: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 ----沈从文《边城》
●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睡了许多床,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 ----沈从文《湘行散记》
●细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 ----沈从文《边城》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 ----沈从文《湘行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