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手上那杯茶,依旧美妙地散发出花一般的香气,然而杯中再也不见唐时的浪漫,或宋时的礼仪了。 ----冈仓天心《茶之书》
●历史朝代顺口溜:
禹夏汤商西东周,
春秋战国七雄出,
秦西东汉魏蜀吴,
西东两晋国十六(十六国),
南朝-宋齐梁陈出(现),
北朝-三"魏"北齐周,
隋唐繁荣百姓富,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北南宋存二一九(存在219年),
宋时辽夏金错出,(两宋时期有辽、西夏、金等国,交错存在。)
蒙元朱明满清休。
●一朵莲心,枕着月下的水光入眠,梦里将一个名字写在了心间。心念,如云若隐若现,那念,如风无时不在,握得住的是落在心窗拿相知的暖。
可以坐着发呆,可以想想心事,可以捻一张素纸写尽山长水远。那一抹剪影始终在眼里,在莹落的泪光里,那袅袅心事不必与人诉说,任它自由落入心海。
青山远,烟波愁,柳不堪折。宋时诗行,寻一朵青荷。凌波岸,临水照,为有相思如故。
承诺,就像随着风,飘零如雪的花瓣,在阳光里渐渐沉默,却永不复从。唯有,站在某一片纯净的蓝天下,待尘埃落定。
轻喃的呓语在谁枕边的星空下,沉聚了唐诗的多情,梦断了宋词的温柔?
紫陌红尘,蓦然回首,多少春花秋月,多少逝水沉香,多少海盟山誓,如沿途风景,花开花谢。
●青衫远,烟波愁,柳不堪折。宋时诗行,寻一朵青荷,凌波岸,临水照,唯有相思如故。谁是凝伤浅唱的女子,若青荷,凋零离离。芙蓉面唱芙蓉曲,声声念白,如今朝黯然,悠悠浅韵,似他年缠绵。雨落飞花在,花落君不知,莲心盛满旧年事,枉自嗟,直至心枯。回眸处,无相依,荷正荼蘼。醉别君,转眼成天涯。
●当绿萝缠上衣襟
青云打湿诺言
昔年早已变成白发苍颜
一人绝世,一人倾城
无法收敛,只能沉陷
总要感谢你
枕着唐时如意,宋时记忆
将我同长荷素淡的香气
锁进明清烟雨
给我今世最真实的欢喜
那里
山水两两相忘,日月毫无瓜葛
两处沉吟,只为你低眉提笔
温润的光阴下,模糊悲喜
一如,梦醒的花
永远结不出并蒂
我还是我自己
●前不久去了福建中医药大学。它们学校一进去就是个非常大的宋慈湖(对,宋慈←_←南宋时期当仵作的那个)。
说是湖有点委屈,其实更像是一片绿化非常好的饲养带。远远看见几只孔雀一动不动,我以为雕塑,走近了突然一只猛地回了头,吓了老子一跳。这特么绝对是有病,在学校里养动物,神烦。
还有一大堆黑天鹅,鸳鸯,山雉什么的。看到保护动物我流露出了亲切的微笑,那是一种我大吃货国特有的神秘微笑:肥美~(…)
●我想去看唐时的风。宋时的雨,再次遇到初识那天的你。
●清末在四川当过官的学者赵藩的武侯祠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也被拿来作为蜀人乐祸贪乱的一种注释。其实早在北宋时,蜀地史学家张唐英就一语道破天机 :“朝廷治,则蜀不能乱 ;朝廷不治,则不唯蜀不顺,其四方藩镇之不顺,亦不下于蜀者。”而南宋蜀人李更则将外来入蜀割据者的“黑名单”十余人罗列出来,竟然只有谯周一名是四川渠县人,以此证明所谓蜀人乐祸贪乱,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抹黑行为。 ----冉云飞《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浅秋作画,落叶为诗。携壶觞,似独伤,若悲鸣。秦时的月、唐时的风、宋时的雨。在尘封的记忆中,犹唱着最后的落幕。
●他和那个时代的许多日本文人一样,一方面非常尊崇中国古典文化,另一方面则慨叹中国的衰落沉沦。他说:“对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不过是喝个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联。”因为“长久以来的苦难,已经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所以虽然中国人的茶仍然散发香气,却“再也不见唐时的浪漫或宋时的礼仪了”。言下之意,反倒是日本继承了真正的华夏文化;他们就连制茶的方式也和宋朝一样是抹茶。“礼失而求诸野”,这也是今天不少中国人去过日本之后的感受。他们会认同冈仓天心的想法,觉得唐宋的建筑、礼仪乃至于一切传说中的高尚品味,全都保留在日本那里了。尽管他们会嫌茶道太过仪式化,也许还有点做作;可是茶室中的摆设与气氛却不断提醒他们: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的中国。 ----梁文道《味道·第一宗罪》
●许多人,应当都做过那样的梦。梦见自己回到唐宋时代,用一首诗换一壶酒,一阙词换一座城。梦见古道扬尘,长亭折柳;梦见泛舟江湖,纵酒放歌。梦见月下采莲,红袖添香;梦见琵琶弦上,相思如雨。只是流光无情,还来不及读完那卷诗书词章,品完那盏细雨春茶,就已老去。 ----白落梅《花开半季,情暖三生》
●秋风吹黄了草木,褪去了花影,可心田里已播撒了那些素美的种子,让那些经年的况味里,有秦时的月,唐时的风,宋时的雨,盈润这一帧帧的古意,用文字的清芬,开成满树诗意的花朵。即使秋风瑟瑟,潇雨淋漓,心中已是草木葳蕤,花开淡雅,如同走在平仄韵律的诗行,让人生在馨暖中静静生香。
●南朝宋时宋悫所言: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 横渡沧海 到达理想彼岸
李白在遭谗毁排挤出长安,满腹激愤,笔下行路难 有这样一句: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苦思愁想,就似古圣先贤 都无法悬壶济世、善施教化,这样一长篇诗作,留给世人的,只有更多的不解与不甘
我们当世之人,不求名利双收,但也不愿走故人的旧路。这样克己守本是善心的坚守,但不该被愁绪牵引着,似岑差那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读者乍然一睹,再度 职场磕绊,只会加剧内心的郁结难消。
甚思不必知尽,留些迷雾,晚些参透。
●亡魂为应试的子孙走关节,这故事在南宋时就已经有了,理由多多,哭穷夸富的都有,但此类故事值得一提的却是袁子才《子不语》中的一则,因为这次走后门的是秦淮八艳中人称“香扇坠”的李香君。 ----栾保群《扪虱谈鬼录》
●叶上 你寻
花里 你望
偶尔一只蜻蜓飞过
那一池的香
似乎
也舞动了起来
同样舞动了的
还有
宋时 明清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