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你想要的,必须放弃你现在拥有的。可能得到了想要的才发现以前的更值得怀念,又或许放弃了追求却心里遗憾。但不管怎么样吧,总比沉沦在两者之间无所作为的好。得与失都是一样的。
●学游泳就像一个人漂泊四海,无论你的希望是谁,最重要的是你得学会去游,而不是呆呆的站在水里,无所作为。
●让自己活得更有意思~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是需要有个“立脚点”;身边要有支持自己的人;要有接纳自己的环境;靠自己能力生存的空间;每天从事一些让自己感到活着有意思事情……但是,别人凭什么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呢?一个人活得有意思(有价值)一定是成就了什么(完成的能力);创造了什么(行动的能力)。一个人如果无所作为或没有付出,那么内在的自我价值自然就很低,此时,如果别人“看重”自己,除非曾经有所贡献,或者别人以为你是“能够贡献”。
●不能忍受烦闷的一代必将是无所作为的一代,他们过分脱离缓慢的自然过程,各种有生机的冲动就像瓶中的插花那样逐渐枯萎 ----罗素《罗素说:快乐生活》
●我常常想起那种情形,成年以后依然如此,我知道跟事物本身比较起来语言是软弱的。当然,我认出了对自然的伤感而浪漫的想象对我的影响。除此之外,一切都不复存在。那种想象使我承受了极大的苦痛。不过,自然是美丽的;对此,你只能无所作为。 ----米沃什《米沃什词典》
●天下比我更不幸的人太多了,我若是自怜自艾,那就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人的尊严是靠双手争取来的,而不是他人的同情。
一个人若拼命宣扬自己的悲惨,整日将曾经的痛苦挂在嘴边,甚至当做有利的武器,证明这个人的确可怜,只不过是不值得同情的可怜虫。
人生通常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知道自己很没用,第二阶段是认识到自己的没用但无所作为,第三阶段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没用而努力。
这世上最可怕的并非没用,而是意识不到自己没用,今天之前的你,便是属于后者。但如今你既然意识到了,就证明你已有了成长
人这种东西,往往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无论什么价值都好,那都是活着,或者说存在的证明。
●时间不停流逝,我却无所作为。四季更换,增长的却只有年龄。
●临事而惧,不是内心不够强大,而是心中珍贵;
临事而惧,不是不愿面对,而是惧怕时间太快;
临事而惧,不是不够底气,而是把事当回事,确认自己是否有足够力量担当;
临事而惧,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认定,这是对自己最好的善待,自然而然地成全。 ----草予
●不要认为眼里的别人无所事事,就能为自己的无所作为开脱罪名。思想,眼界,能力都是你无法正视的差距!心态不正,难成大事。
●随着年岁的渐长,开始明白凡事皆有因果;人一旦好逸恶劳如寒号之鸟,为人相处太过算计,论事偏激武断,待人处事不重情义之人自然会在生活中屡受挫败。人这一生,即使无所作为,也不该庸碌无能。要想路好走,待人则应该宽厚,实诚。待父母,爱人,友人更应重情义,不辜负。 ----Ricas瑞卡斯
●淡而无味的生活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耽于安逸而无所作为,每天的生活都该是鲜活而激烈的,都该有所追求,有所进步。心如止水有时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不见可欲,其心不乱”,同样地,碧波清潭,有时只是一潭死水,该有大江东去,浪打潮头的壮烈!
●能够掌控胜败的人到头来都是活到最后的人呢,也就是说只在想赢的时候赢,其他时候都暂时输着的就算勉强能做到会无所作为。可能有很多人会想:那么你又如何?你是想夸自己敢于扑向关口,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吗?在危急时刻采取适当行动的人,大多数平时经常接受类似训练,要么就是有类似经历。
●无所作为的人生,只是个活着的生命,跟死没有差别。 ----《叛逆的鲁鲁修》
●自以为是的成熟是最为愚蠢的幼稚,尤其是在你意识到这点却仍然无所作为的时候。
●世上本没有无用的用功,只有无所作为的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