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2、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生灵涂炭!汝等既登堂宇,理合匡政辅国,安民兴邦;何期鱼肉百姓,祸国殃民!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生食汝等之肉!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睽睽众目之下,妄言人性耶?此等逆贼听真!汝不日当归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汝之先祖并枉死之良善乎! ----《诸葛亮骂死王朗》
3、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戒子篇》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戒子篇》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
7、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8、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9、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0、子比种不可骄,骄则开向礼,开向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委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12、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父吟》
1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戒外甥书》
15、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译文: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勋卓著又不骄傲自大,有才能而能礼贤下士,个性刚直又能包容他人。 ----《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