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来诡谲,孩子丧失对世界的这种积极的、充满活力的感受时,正巧是他开始说话的时候。所以,孩子们需要神话和童话。大人们也需要神话和童话,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紧紧抓住儿时的经验,不让它流失。
我觉得,十九或二十岁才开始接触哲学书籍,实在已经太迟了。最近欧洲流行婴儿游泳,因为父母们觉得,既然游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这种本能必须加以呵护。对人生好奇并不是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遗忘掉的本能。
我们总爱夸夸其谈,大谈“人生的奥秘”。要亲身体验这个奥秘,我们就得摆脱世故的矫情,让自己再当一次孩子。想当孩子,就得往后退一步——也许,退了一步后,我们会发现眼前豁然出现一个美妙的世界。就在那一刻,我们目击世界的创造过程。朗朗晴空下,一个崭新的世界蹦地冒了出来。 ----乔斯坦·贾德《纸牌的秘密》
●只是偶尔回忆,用一些苍白的语句,讲述自己怎样和某些人从日出到日落,那些所谓的夸夸其谈也成为了不知名的过往,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也一直自以为是地觉得那是一种挥霍时光的享受,和大多数人一样有着太多的执念、倔强、假面,以及诸多的自我感觉良好组成的青春,直到后来随着成长的经历,发现所有熟悉的一切都在改变着,在循环往复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明白了什么是现实的意义,变得自嘲、无谓、落寞,追寻遥不可及的梦想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动力,只是时间无情的翻过一页,已不再有昨日的纠结。
●没有一副画是不被别人评价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被别人议论的。自己要是沉默,有人会指责“城府太深”;自己要是善于健谈,有人又会指责夸夸其谈;
●从戴奥吉纳图斯,我学会了不使自己碌碌于琐事,学会了亲近哲学。
从拉斯蒂克斯,我领悟到我的品格需要改进和训练;对于那些以言词冒犯我,或者对我做错了事的人,一旦他们表现出和解的意愿,就乐意地与他们和解;从他,我也学会了仔细地阅读,不满足于表面的理解,不轻率地同意那些夸夸其谈的人。
从克特勒斯,我懂得了当一个朋友抱怨,即使是无理的抱怨时也不能漠然置之而是要试图使他恢复冷静;懂得了要随时以好言相劝,正像人们所说的多米蒂厄斯和雅特洛多图斯一样。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晚辈求之不得!”
陆崖九再问:“求之不得,却又始终不开口相求,是何道理?”
“三这三那诀事关重大,我不想分心,只求快快练好这门本事,另外三这三那诀练成之前,我求恩公收录门墙,平白生出些挟持之意,我不想如此。”
说完,苏景拜伏在地,没有夸夸其谈,仍是真心之言:“晚辈向往那三阶十二景,求请前辈成全、求请前辈收录晚辈入门墙。” ----豆子惹的祸《升邪》
●所以,有些事,是要一个人去到了一定的地步之后,才有资格去说,去做的!就如一个乞丐,连肚子都填不饱,却夸夸其谈说要匡扶天下,为黎民百姓造福……就算是他真的有这等能力,也只会被人笑话死的!你连自己个人都养不活,拿什么去兼济天下?
而所有的人生目标,都是一个个身处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的野心,普通贫民过厌了的生活,乃是乞丐的野望所注;财主富户习以为常的日子,却是普通民众的梦寐以求;高门大户官宦家庭的生活,正是财主和所有读书人的心心念念;高官厚禄的朝堂大臣,又是所有人的野心所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野心,正是人类世界最大的原动力所在!也是人类最珍贵的东西! ----风凌天下《天域苍穹》
●学舞之人,必习其心。舞蹈不是你炫耀的资本,不是你勾引人的手段,更不该是你赢得他人钦羡目光的工具。倘若你跳舞不是出于爱,那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舞者。也不要夸夸其谈你得舞多好。没了心思的舞,就像没了灵魂的人,名存实亡。
●夸夸其谈不如深思熟虑。
●巫婆比媒婆更注重修养,她不会夸夸其谈。
●没有一副画是不被别人评价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被别人议论的。自己要是沉默,有人会指责“城府太深”;自己要是善于健谈,有人又会指责夸夸其谈;自己要是赞美别人,有人会指责别有用心;自己要是善意批评,有人更会暴跳如雷,认为多管闲事。光看别人的脸色,自己还活不活?
●如果遇到井底之蛙在夸夸其谈,只需默默帮他盖上井盖就好了……
●1.生气,什么是气?王阳明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就是气。
2.节制,节制什么?时间,情绪。花时间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
3.学问思辨?学:针对能做成的事而言;问:针对解除困惑而言;思:针对精细考察而言;行:针对踏踏实实地做而言。 ----王阳明《传习录》
●中国有很多研究大众文化的学者,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近距离研究过中国大众文化,我感觉他们只是把西方大众文化的理论拿过来往中国的文化现象上一套就算完事儿。至少,这么多年我看到的有关中国大众文化问题的书,大都是脱离现实夸夸其谈,或者仅仅停留在表层上就事论事,没有从中国的传统观念、价值观以及从封闭到开放所形成的不正常的大众文化繁荣,再到这种繁荣导致的文化消费怪象,以及这种怪象对后来大众文化的影响—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大众文化问题。这些年我在采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理论学术研究方面都是一片空白。 ----王小峰《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马克·奥莱尔(罗马皇帝和哲学家)每天早晨都说:“我今天会碰到一个虚荣的人、一个撒谎的人、一个不公正的人和一个讨厌的夸夸其谈的人;他们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无知。“ ----阿兰(法国作家)《雨下》
●大多数日本农民来美国的最主要原因,都是被从美国回来的人的夸夸其谈所蛊惑,他也是其中一个。他居住在荞麦花飘香的纪州农村。有一个在夏威夷打了十五年工的回乡者吹嘘说,美国到处都长着摇钱树,每个人都过着日本人想像不到的享乐生活,特别是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赚到大钱。因此,连说“西雅图”时舌头都绕不过弯的他,带着妻子一起来到美国。 ----永井荷风《美利坚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