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跌于心
溅起圈圈涟漪
浪已起
如何心如止水平如镜
从此再无宁日
●花落殇,
离人泪,
心似蜂巢千千孔。
当年久执念,
原是今日断肠酒,
杯醉人醒空寂寥。
夜已半,
人难眠,
事事纠缠无宁日。
明月冷清凄,
身寒心冷无处去,
独坐窗前待天明。
——2014年4月21日夜记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林觉民《与妻书》
●如果人人都以仇恨来解决问题,那人时间将永无宁日,因为事与事之间都是相对的,当你仇恨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仇恨着你,如果你怀着一颗谅解感恩的心,那你的回报也是谅解和恩泽 ----《十二生肖传奇》
●我坚持了错误的错误,却抛弃了以为是错误的正确,我在想结果会是物极必反还是,永无宁日。
●当我们不爱的时候,假装爱,是一件痛苦而倒霉的事情。假如别人识破,我们就成了虚伪的坏蛋。你骗了别人的钱,可以退赔,你骗了别人的爱,就成了无赦的罪人。假如别人不曾识破,那就更惨。除非你已良心丧尽,否则便要承诺爱的假象,那心灵深处的绞杀,永无宁日。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一次失恋会带来永久性的伤害,就好像永不愈合的伤疤,碰一次就痛一次,生活永无宁日。
但事实上没有什么愈合不了的疤,也没有什么忘不掉的人,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伤痛,更没有什么放不下的过去。
回头看看,往前看看,我们的路还长,笑着,感悟着,成长着,会为难过的事情哭泣,
会为真正快乐的事情开怀大笑,我们爱着爱我们的人,努力的活出自己的故事,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夜,是上天之手撒下的一块布,一座氤氲的罩体,其功能即覆护万物、取缔喧哗、纳藏浮尘,犹若海绵吸水、收杂入屉。无夜,谁来叫停芸众的熙攘纷扰和劳顿之苦?何以平息白昼的手舞足蹈与嘈沸之亢?夜,还和精神的营养素——“寂”“定”“谧”相通,“夜深人静”意思是:夜深,心方静远……而这一切,须靠结结实实的“黑”来完成:无黑,则万物败露,星月萎殆;无黑则无隐,无隐则无宁。
所以我一直觉得,黑,不仅是夜之色相,更是夜的价值核心。
黑,是夜的光华,是夜的能量,是夜的灵魂,也是夜的尊严。
●我嫌工作闷;我转眼间大半生就过!
我穷得发闷;我是个没斗志家伙!我生日,生日,生日,生无宁日!
●薛洋哈哈大笑起来。魏无羡道:“笑,你笑吧。笑死你也拼不齐晓星尘的残魂。人家恶心透了你,你还非要拉他回来一起玩游戏。”
薛洋忽而大笑,忽而又骂道:“谁要跟他一起玩游戏?!”
魏无羡又道:“那你让我修复他的魂魄,是想干什么?”
薛洋这么聪明的人,该知道魏无羡是在故意扰乱他让他分神,让他出声,使蓝忘机可以判定他的位置从而攻击,但还是忍不住接了一句又一句。他恶声恶气地道:“哼!干什么?你会不知道?我要把他做成凶尸恶灵,受我驱使!他不是要做高洁之士吗?我就让他杀戮不休,永无宁日!” ----墨香铜臭《魔道祖师》
●一看无卿
再看无卿
又看无卿
坐也无安
卧也无宁
走也无绪
一杯浓茶
苦口涩肠
一缕茶烟
袅袅而起
你个傻鸟
栖身何枝
今夜又雪
何处月明
夜也凄凄
风也凄凄
守着窗儿
还是飞雪
回首依旧
再顾依然
你个傻鸟
可有归意
●于是,名叫惶恐的猛兽便开始日日夜夜撕咬着他的心,让他永无宁日。他恐惧,因为他发现他在逐渐妥协,已经不知今夕是何年,已经忘了该怎样发出某些音节。
他本以为自己的双手应该是握着尚方宝剑的,结果不知何时变成了牧羊人的棍杖;他本以为自己的双脚应该踏在金銮殿上,而今眼前只有茫茫的雪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人间有道道不完,
看尽世间清冷暖。
本是众生难宁日,
寂寞孤身为画诗。
人生从来无宁日,
舞文弄墨为寻缘。
一杯清茶雨场梦,
细数庭前落花雨。 ----莫王府莫殇《莫王府》
●今年发生了特别多的事,那栋房子就像诅咒一般引发了接连不断的祸事,无宁日,谁也不好过。我从未把心中的惶恐和担忧告诉任何人或是显露出来,祥林嫂的境遇难道还不够说明灾难对他人的意义吗?除了自己,没有人帮的了你。好在我还眷恋这世界的美好,不然,难过至极时,是什么支撑着走下去?我一直觉得,把逆境过得积极的人才是自由的,我们掌握着自己的心。中考也进了县重点,平时大考小考也是年级前20,高三了,大年三十被自己亲奶奶说以后肯定没什么用,没听到就算了,妈妈为什么又告诉我?不好的话是没有必要知道的。人生不如意事竟十之八九
●泥板上方和背后的楔形文字表明,这不仅仅是一幅地球表面的地图,而且是巴比伦人宇宙观的全面图解,以人类居住的世界表现。这块令人好奇的碎泥板讲述了巴比伦创世神话中的神明马尔杜克和迪亚马特之间的战斗。在巴比伦神话中,马尔杜克战胜了泥板上提到的“堕落的诸神”,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和语言,一切皆以建立在“永无宁静的海洋之上”的巴比伦为中心。这块板子用黏土制成,是对马尔杜克神话功绩的具象表达,记述了大地的起源,以及此后缔造人类文明的成就,这一切都从海水的原始洪荒中诞生。 ----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