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强烈的渴望
怎有强烈的失望
没有沉重的期待
怎有沉重的失落
越是种豆求得瓜
越是种瓜偏收豆
一花一草皆可爱
偏偏对镜自赏惜
一景一影有意境
偏偏对人太苛求
私心越少越豁达
心眼越少越智慧
喋喋不休悻悻也
惺惺作态虚虚然
争宠邀赏贱媚俗
争名夺利伪劣丑
万事看淡皆顺眼
万物用心都深奥
●我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我是反对媚俗!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她开始在自己的小传中故弄玄虚,到美国后,甚至设法隐瞒自己是个捷克人的事实。唯一的目的,就是不顾一切地试图逃离人们要强加在她生活中的媚俗。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有品者高,有金者贵。高贵是一种情怀,是一个人在精神气质上的富足。
高贵之人从不算计,不与人斗,不是斗不过,而是不屑斗。也不会向恶俗、媚俗低头,从不奉迎、从不表演,不把貌合神离装扮成情投意合,也懒得与不堪的人和事周旋。
卑劣之人不懂何谓高贵,眼看别人站在风口冲锋陷阵、奋力拼杀,自己悄悄躲在背风处,伺机攫果实、摘桃子。还有人,耐心地蹲在树下,巴巴地等着树上的鸟衔着的肉块赶快掉下来,刚好落入自己口中。
高贵是灵魂的诗意栖居,是一个人的精神风骨和优秀品质。 ----雪花阁主
●在杨绛的百岁感言上有一段话让我受到启发:"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启发不完全在于这段话本身,而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原本我常将精神视为高于物质的东西,物质是如此媚俗,可是突然间领悟到,物质不过是精神的外在显化而已,它们是内外关系而无高低之分。
●多读书养才气,重情义养人气,温处事养和气,淡名利养正气,不媚俗养骨气,敢作为养浩气。
●成长或许就是用孩童的稚嫩天真换取成人的媚俗世故的一场不等价交换。
●我这个年纪,正浮躁,不安于事
说的,做的,不由自主
心里唾弃着,汲汲于名利的,媚俗顺受的
骄显蛮横的,麻木不仁的
是成人,也正是自己
●就是说,艺术难道不是一种将媚俗从生活中剥离出去的手段吗?它将其层层剥掉。它越是抽象,空气就越透明。越是远离生活,它就越清晰吗?声称生活比艺术更重要是多大的颠倒啊!生活是好的,只要它能经受得住艺术的考验:生活中没有艺术能力的东西就是媚俗!
但,什么是媚俗? ----罗伯特·穆齐尔《穆齐尔散文》
●做一个墨香的女子,身上散发着淡淡的优雅,不媚俗、不浮躁。幸好时光还早,现世还安稳,在某个鸟语清晨,月上柳梢之时泼墨绘画,一叶小舟,一溪云水,一行小诗,墨香淡淡,温染流年。
●她一生都宣称媚俗是死敌,但实际上她难道就不曾有过媚俗吗?她的媚俗是关于家庭的幻象,一切都那么安宁,那么静谈,那么和谐,由一位可爱的摄亲和一位聪慧的父亲掌管。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庸俗,低俗,媚俗
忽悠
这三俗一忽悠之风吹遍大江南北
中国整个一个假空大国
小品相声
可以笑成了可笑
●既不要因虚荣而媚俗,也不要因害怕媚俗而变成了跳梁小丑,结果逃不过媚俗本身
●要成长 ,要改变,虽无法一下变为不食人间烟火,两袖摇曳徐徐清风之人,却也绝非变为那种为迎合他人喜好,而恶意中伤他人的趋炎附势媚俗的小人。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情感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米兰·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