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经典的《佛经经典名句300句》名句欣赏大全
日期:2017-10-10 来源: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阅读:

最经典的《佛经经典名句300句》名句欣赏大全

  1、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当然超胜任何咒语;何况一句弥陀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故念佛之外,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咒语。

  4、戒杀诗明瘠梖望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却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莲公净语果报相寻事可哀,谁从因地识轮回,漫天劫火炎炎里,都自杀生一念来。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吾心,吾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弥勒菩萨戒杀诗 劝君勤放生,终久自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5、〈〈七笔勾》词曰: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贵子兰 孙一笔勾。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梁,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富比王候,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 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

  6、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大智度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念佛即是无上大利功德,则一切咒语即诸行门,皆是有上小利功德。故有智之人,当舍有上小利之余行,而专念无上大利之六字洪名。
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7、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 章一笔勾。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绸,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罗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十方诸刹土 众生菩萨中 所有法报佛 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 极乐界中出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也就是,这个人啊,这一生成佛的机缘到了,佛才告诉他这个法门。如果他成佛的机缘还没到,佛告诉他这个法门也没有用,因为他不是成佛的材料。

  8、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9、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10、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1、我们修的是净业,修行的重点是清净心。怎样清净呢?念佛是唯一的好方法,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用这一句佛号打掉一切妄想执著。另一个方法是修助缘,起心动念不想自己,一切作为,为大众。用我们的心力、一切能力,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一切不为自己,心就清净了,为自己心就不清净。
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

  12、125.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1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27.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128.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129.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13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31.口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13、弥勒菩萨的《劝孝偈》
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
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陀;若能诚敬事他,何须别求功德,
不因父母所生,且导你身何得,何必灵山烧甚香,只须堂上敬爹娘,
晨昏菽水随时奉,足保儿孙世代芳。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

  14、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实所不应。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力为之。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若屏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养则可.否则便与孝道相背。虽曰修行.实违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海会.亲炙弥陀.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孰能与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则化功归己.而亲与自己之莲品.更当高增位次矣。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15、心净土净,心平地平,心底平等,则大地平正。
三点如星布,弯勾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
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
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
诸佛大事者,所为救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经典的《佛经经典名句300句》名句欣赏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