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音乐流派里都有可能找到爱尔兰民谣的影子,凯尔特文化原是世界音乐的源泉。
爱尔兰的文化里住着灵魂,流传着亘古不变空灵的智慧。
爱尔兰是一个最适合上演绿野仙踪的国度,辽阔天空,绵延高山,浩瀚蔚蓝海水,人们在寒冷的大海边上,这里有好多故事在老人温柔的声音中,写在古老的羊皮纸上。精通白魔法的美丽巫女住在森林深处巨大幽暗的城堡,长发飘然落地,竖琴就在火炉旁,回眸时,眼瞳如绿宝石纯净。那在宴会上唱着民谣的吟游诗人,那在银烛台下摇曳旋转的圆蓬裙子,那为王效命的世袭贵族和战后封衔的勇士,所有领地之主,城堡田地马匹奴隶均为赐予,连平民也是财产永世归属。要有多大的心胸装得下这片纯净? ----陈丹燕《我要游过大海》
●Glory 未知 光荣
Marcia 玛西亚 拉丁 女战神
Vidonia 拉丁语 葡萄枝
Giacinta 意大利语 风信子
Lydia 莉蒂亚 英国 来自里底亚的人,财富
Vera 拉丁语 真实的
Gail 英语 愉快
Lillian 丽莲 希腊 一朵百合花,代表纯洁;上帝的誓约
Valencia 拉丁语 勇敢的
Francesca 拉丁语 来自法国
Lauren 罗伦 拉丁 月桂树
Tyne 英语 小河
Fiona 凯尔特语 白色,公正
Katherine 凯瑟琳 希腊 纯洁的
Thirza 希伯来语 快乐的
Fawn 拉丁语 小鹿
●听到细雨淅漓
听到踢踏欢舞
还有和那谁对话的琴声
迷漫着爱尔兰凯尔特乐的基因子
●我的问题是从文化和音乐的角度来看的。我无法接受他们把格里高利圣歌(gregoriano)束之高阁,那是欧洲和世界文化无可取代的柱石,那是我作品的指导原则和根基。调式音乐和格里高利圣歌是取之不竭的宝库。想要爬梳音乐的历史道路,必须从犹太音乐开始,才会有一趟完美的希腊和罗马音乐之旅。我们如果往北走,就会发现连吟游诗人的音乐也源自格里高利圣歌。如果继续往下走,来到凯尔特音乐和美国音乐,会发现非洲音乐的传统和爵士乐的美妙探险。根就是根,我们不能自欺欺人。我的质疑是针对音乐和文化,与神学无关。而且我要多说一句,我对于不再用拉丁文做弥撒也很不以为然。 ----《莫里康内》
●我们各自心中都有某些不愿意摒弃的东西,即使这个东西使我们痛苦得要死。我们就是这样,就像古老的凯尔特传说中的荆棘鸟,泣血而啼,呕出了血淋淋的心而死。咱们自己制造了自己的荆棘,而且从来不计算其代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并且告诉自己这非常值得。 ----麦卡洛《荆棘鸟》
●到底什么是“凯尔特”,真正的老爱尔兰是什么情状,我还未曾见过翔实的叙述。虽然北外有爱尔兰语专业,对爱尔兰语完全的无知仍使得译著里充斥着荒唐的译名。究其根本,是我们尚未有一双能从爱尔兰真实的历史传统内部观察的眼睛。 ----邱方哲《亲爱的老爱尔兰》
●在历史的长河中,的里雅斯特确实曾是地图上的那片阴影,到后来它数度易主,归属感早已模糊不清,所以如果你去那里旅行,一本历史地图集就显得必不可少。最初的里雅斯特只是伊利里亚地区的一个小渔村,在?片土地上生活着凯尔特渔民,他们靠邻里之间互相交换鱼、盐、橄榄油和葡萄酒为生。后来,这里沦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殖民地,改称Tergeste,神圣罗马帝国的殖民行为引起了威尼斯共和国的不满,威尼斯人时常发动突袭,并曾数度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公元14世纪末,的里雅斯特当局不得不请求维也纳哈布斯堡皇室的庇护。 ----简·莫里斯《的里雅斯特》
●我们心中各自有不愿意摒弃的东西,
即使这个东西使我们痛不欲生。
但我们就是这样,
像古老的凯尔特传说中的荆棘鸟,
在荆棘丛中泣血而啼,献心而死。
我们制造了属于自己的荆棘丛,
从不计算代价,忍受痛苦的煎熬,
並告诉自己这非常值得。 ----Colleen McCullough《The Thorn Birds》
●我愿像凯尔特的荆棘鸟一样,用生命为你奏一曲绝世的恋歌,哪怕宴散而人离,曲终而命竭,只因你是我爱的天使。
●日本人几乎都是拇趾最长的埃及型,不然就是食趾最长的圆弧状希腊型,属于方形的罗马型、德国凯尔特型不多见,其中凯尔特型更是可遇不可求。这是人们调查罗浮宫的希腊雕像等古物所分类命名的,日本人在过去几乎都是埃及型,不过希腊型最近似乎逐渐增加。
●在威尔士的诗歌传统中,由两种诗人组成。一种是由宫廷供养的诗人,一种是到处漂泊靠卖唱为生的游吟诗人。宫廷诗人要经过韵律和基督教寓言的严格训练,出口成章,歌功颂德。不同的宫廷以激烈比赛的方式选出桂冠诗人,分别由各威尔士大公豢养。十三世纪诺曼人人侵。游吟诗人转向对诺曼人征服的颂扬,于是亚瑟王和骑士精神的浪漫故事传遍整个欧洲。凯尔特游吟诗人离开自己的家乡。 ----北岛《时间的玫瑰》
●有一块石板上的碑铭尤其令人动容:“倘若泪珠可筑造旋梯/记忆可筑造长巷,我必走路去天国/夺你回来”……这儿有忽蓝忽紫的鸢尾在风中摇颤,花香中依稀飘来远处教堂午祷的钟声,卷须错综盘旋的凯尔特十字群站成肃穆的方阵——只有死亡值得我们济济一堂。 ----包慧怡《翡翠岛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