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朱允炆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两件事:
一次,朱元璋老师出了一道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求学生们对出下联;学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好学生朱允炆,另一个是社会青年朱棣。
朱允炆先对,却对得很不高明,他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勉强对得上,却是不雅;而此时社会青年朱棣却灵感突发,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句不但对得工整,还突出了一个龙字,确是绝对。朱元璋很高兴,表扬了朱棣,而朱棣也不失时机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似乎是你也就这能耐而已。
朱允炆虽然还小,但却明白那个眼神的意义。
另一次就严重得多了,朱允炆放学后,正巧遇上社会青年朱棣。朱棣一看四下无人,就露出了流氓相,居然用手拍他的后背,说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 ----《明朝那些事儿》
●明神宗可真神啊,真的是神。他是就干一件事,数钱,整天盘炕上啪啪啪数钱。这就是朱元璋给他的子孙弄的这些遗传基因,都是土财主。 ----袁腾飞《袁腾飞经典语录》
●朱元璋找了8个人,
建立了大明王朝;
毛泽东找到10个元帅,
建立了新中国;
耶稣找了12个门徒,建立全球最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
马云找了18个人,
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
孔子找了72个门徒,
建立儒家思想影响全世界!
而群主找了上百人建了个群就知道吹牛逼……
●明太祖朱元璋,皇权分配的恶果,让子孙不宁。 ----鸿眼《品句子》
●鸿门宴
他们说 鸿门宴上项羽应该杀死刘邦
可是 杀死刘邦
汉大军仍在
不过是再推举一个王
或许内部会激烈的争斗
暴秦已灭
农民军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决斗
往后的历史 三国 五代十国
朱元璋 陈友谅 张士诚 民国的军阀混战
反复证明这一点
难道 战败就没有运气使然
张士诚就这样对朱元璋说
尔不过是天助
●夜间不敢长伸腿,恐踏社稷山河穿 ----朱元璋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朱元璋
●历史的脚步不紧不慢,踏过战火纷纭的战国,穿越秦汉, 走过三国,在魏晋南北朝的蒙蒙烟雨中迤逦前行,从唐诗的 文采飞扬到宋词的豪放温婉,从蒙古人的铁蹄到朱元璋的铁 腕,八旗入关......多少兵荒马乱的岁月,多少文治武功的太平华年,芈月永远地沉睡在芷阳骊山,任凭时光飞逝,跨越 了两千多年的日落月升。 ----吴韵汐《芈月传》
●海禁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维护新政权的稳定。明朝建立时,倭寇在中国沿海肆虐,而当年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方国珍残部,大多下海。此后,又发生了所谓胡惟庸谋反案,宁波卫指挥林贤从日本借兵,日本使者则借进贡巨烛的机会,暗藏兵器,案发后,朱元璋下令断绝了日本朝贡。因此,明朝“禁海之例,始因倭夷违谕而来,继恨林贤巨烛之变,故欲闭绝之,非以通商不便也” ----雪珥《大国海盗》
●朱元璋一向是个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人。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陈友谅在江里洗脸,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脸水。
陈友谅在江里洗脚,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脚水。
陈友谅在江里撒尿,朱元璋……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 ----朱元璋
●比赛就要开始了。
让我们看一下双方的选手,现在我们先欢迎元朝选手,元顺帝出场!
下面请元顺帝用一句话表达他现在的心情。
元顺帝:就剩一句啊,那我说了,希望对方选手下手轻点,我怕疼。
现在请朱元璋选手说自己的感想,哎,朱元璋选手哪里去了。
喔,我们找到他了,他正在磨刀,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现在比赛开始! ----《明朝那些事儿》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
当然,在此之前,必然有一大批大臣劝朱元璋登基为皇帝位,而朱元璋的反应自然也是十分惊讶,然后连连推辞。
大臣们肯定不会甘休,于是磕头的磕头,寻死的寻死(当然只是说说),好像朱元璋不当皇帝他们就活不下去。
朱元璋为了不让大臣们难过,并挽救那些想寻死的大臣,只好勉为其难地登基了。
当然了,最后还要再说两句比如我是被迫的、都是你们逼我之类的话。注意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脸上一定要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就好像马上要被拉去杀头一样难受。 ----《明朝那些事儿》
●梁山人中许多是被迫为寇的,但他们的组织结构和朝廷无异,他们的行事原则和官场无异。如果李逵不是做牢房的小卒而是真的坐衙寿张县,当了县太爷,他能给当地百姓带来公正么?显然不能。如果宋江真的能打到东京夺了皇位,世上就没有高俅、蔡京么?显然不会。因为从刘邦到朱元璋,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奴隶做了主子,往往比以前的主子更狠。 ----十年砍柴《闲看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