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可以想到的一切方法都无法取悦一个人,那只能放弃,这就是最好的取悦 ----《自由》
2、这是个体在面对群体——关于群体的种种他总是禁不住知道得比想知道得更多——时难以解开的谜题:我想要独处,但不要太孤单。我想和别人一样,又与众不同。 ----《如何独处》
3、他已经走了这么远,远到他相信自己的旅程已经累垮了悲伤本身。但是,当电话响起,他还是绝不可能去碰它。 ----《自由》
4、他没有多给她一些爱,是多么错误;没有怜惜她,是多么错误;没有一有机会就与她做爱,是多么错误;不相信她的赚钱天赋,是多么错误;在工作上花那么多时间却难得和孩子在一起,是多么错误;总是那么悲观,是多么错误;总是那么忧郁,是多么错误;他逃避生活,是多么错误;他一次又一次说“不”,而不说“是”,是多么错误。她必须每天都对他说这一切,即使他不听,她也得告诉他。 ----《纠正》
5、阿兹海默症提供的最重要的“意义之窗”在于它减缓了死亡的速度。申克将阿兹海默症比作棱柱体,将死亡折射成一道各部分原本紧密结合的光谱—自主权之死、记忆之死、自觉之死、性格之死、肉体之死,他同意对阿兹海默症最常见的形容:它特有的悲伤与战栗,源于受害者的“自我”在肉体死亡之前很早就已凋敝。
6、如果哪个男人认为自己没有女人陪伴便不能生存于世,他会感到软弱。 ----《纠正》
7、You may be poor, but the one thing nobody can take away from you is the freedom to fuck up your life whatever way you want to.
你可能贫穷,但有一样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你手上夺走,那就是随心所欲地虚度人生的自由。 ----《自由》
8、现在他们都过世了,我不禁怀疑:人生真的逃不开人际关系吗?二十五年了,我仍然找不到可以与家庭、忠诚、性、内疚,或与以上四者全都无关的工作环境。我开始觉得我永远也找不到。 ----《如何独处》
9、我只在女孩身上寻找美,那才是美应该存在的地方。 ----《自由》
10、粗鲁、推卸责任、欺瞒和愚蠢是真实人类互动的写照:是聊天的素材,失眠的原因。 ----《如何独处》
11、阅读在某方面确实比较像书呆子的消遣:这种习惯既依赖孤立感维系,又使之变本加厉。但小时候“孤僻”不代表你长大后必定嘴巴臭、人缘差。事实上,那可能让你变得极其热衷于社交。只是某些时候你会开始感到一股折磨人的、近乎痛悔的需求:好想独处,好想读点书——好想于那个社群重新建立联系。 ----《如何独处》
12、你不可能总是期待得到全心全意的爱,却不在某个时间给予回报。仅仅做个好人是不计分的。 ----《自由》
13、听着别人早晨工作的第一轮声响,让人有种危险的悲伤感受;就像静止经受着被打破的痛苦。 ----《自由》
14、跟一个非常不快乐的人一起生活太难了,尤其是你知道自己必定是他不快乐的主因。 ----《如何独处》
15、家父除了吃三餐、见见孩子和打桥牌之外没什么嗜好和消遣,但他确实对人间的“叙事”兴趣浓厚。他看的电视新闻多得令人咋舌。他老年的抱负就是尽可能久地跟随国家和他的孩子们的脚步,见证徐徐展开的历史。
这个抱负的被动性,以及他生活的千篇一律,让我愈来愈难见到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