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过去,但那些过去并不代表你是谁,我也有很多很美好的回忆,也有说不出来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点。即使整体生活依然平淡无比,但毕竟是生活。暴风雨前是平静,暴风雨后,有悲伤有喜悦,甚至怀念曾经的那些苦难。在地狱待久了便觉得那里是家了。潘多拉魔盒最后一样礼物,是希望。希望是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也是最珍贵的宝物。
●可是她每笑一次,都像是装着死亡与恶魔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一样。 ----夜北《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
●当人类打开基因这道尼伯龙根之门时,就如同潘多拉打开了盒子,那连自然都不曾控制的东西,妄图以蝼蚁之力去操控,最后只会自我毁灭。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笑。
那般柔和,没有心机,没有虚假。
一切好像都回到十七岁那年。
她跌在雪中,第一次遇到柯云泽,他向她伸出手……
那掌心绽放的是真正的阳光,是她在深渊里看到的唯一希望…… ----静静爱《假面潘多拉》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地狱,在游历过潘多拉后你可能会想去地狱休假。 ----《阿凡达》
●我...不相信 “ 绝对” ----《潘多拉之心》
●生命实在是太脆弱也太软弱了。哪怕面对死神一点点的威胁或是诱惑,我们就会抛弃潘多拉盒子里最后的礼物,跌撞着走向深渊,堕落,沉沦。
●只要和克拉玲在一起,我就无所畏惧! ----七转福音《红壳的潘多拉》
●我曾是荒野流浪的诗人,倚过纯白的城墙仰望星辰。我曾见过伊多拉斯黄金宫殿上栖息的黄昏,哀悼过心贝铭花下不朽的亡魂。我曾推开米纳斯提力斯重重掩起的城门,站在圣白树下浸润着落花清芬。我曾捧起过罗斯洛立安凋零的金色落叶,安眠在有灵寂歌声的星光长夜。我曾路过夏尔浅浅淡淡的草绿色原野,那壁炉里温暖的炉火从未熄灭。我也曾情到深处,却又淡然而出,此心安处是中土。 ----棋子(励志名言 www.wenzhangba.com)
●潘多拉的魔盒已被打开,
温柔与甜蜜早已被封印,
唯有恨,使两人横亘在世界的两端。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佛家尚有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凡俗又何苦死守潘多拉而奢求什么好人卡呢?如果善意泛滥,只会被轻贱,反而适度收取回报可让懂得感恩的人安心,或是适时表现自己的“有所必为”也能让一些人做坏事的成本不至于太低!
●令我疑惑的一个问题是,哲学家们普遍赞同,意识精神这种秉赋是个人所独有的,哲学史上一切关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的根源,都集中在意识是人的自我性的本能,这是维我论最大的病根。萨特的存在与虚无的理论,胡塞尔现象学的主体间性问题,以及莱布尼兹的单子论的,都在此夭折了,意识的个体性,促成了存在与差异观念的诞生,使得一切的矛盾化得以成为现实,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迷惑众生危害甚大。 唐棠 哲学随笔。
●幼女乃世间唯一所犯之错均可包容之存在。 ----布耶尔《红壳的潘多拉》
●是有多少人喜欢缅怀些许美好抑或是平淡如水的过往,设想如若白马过隙的分秒能够倒流重演,自己将当初的故事改编后会是怎么样的进加一帆风顺抑或是轰轰烈烈。可天从来不从人愿,过去亦是故事,没有所谓的倒转,没有多拉A梦的神奇,没有不着实际的返老还童。
所以,不要对一件已故的事情耿耿于怀,或是寄托过分的愁忧。亲爱的你明白的,过去便是过去罢了,就如硬生深刻画满在老石墙上的七言八语,你想锦上添花,首先把它毁灭吧。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我们刚刚开始认识、充满了电荷信号的潘多拉魔盒。大部分的大脑都是‘接收器’,但是有些更发达的能够自由地选择发送和接收。这就是我的心灵信标。有了它我们就能发送我们想要的信息。我们将在美国各处建立这个装置,最终,美国人将是我们的,他们的思想、身体,如果你想要还有灵魂。” ----《命令与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