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2、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3、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念头、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菩提。……为什么佛教到中国,很容易就被吸收呢?因为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4、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论语别裁》(哲理小故事 www.wenzhangba.com)
5、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6、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7、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论语别裁》
8、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9、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论语别裁》
10、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