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15条关于基思·斯坦的经典语句
日期:2018-04-25 22:09: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15条关于基思·斯坦的经典语句

  ●我们的基因可能是不朽的,但是基因的集合,也就是我们每个人事实上注定要分崩离析。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1、人们倾向使用尽可能多的、容易获得的先验知识,把问题语境化。即使问题类型形式的,只能通过无特定内容规则解决
2、人们倾向于把问题人际化,即使在人际线索很少的情况下。
3、人们倾向于看到有意的设计和类型,即使在缺乏有意设计和类型的情况下。
4、人们倾向于使用某种思维叙述模式。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总结一下三种立场社会向善论者认为,有时候人们推理很好,而且人们可以做的更好。卫道士认为,人们推理不正确,但是他们做了自己能做的。最后,盲目乐观者觉得,人们推理的相当好——实际上,在这个所有可能的世界上最好的世界中,他们已经达到了任何人能达到的最好表现。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信仰的整个观念就是要解除载体武装,阻止自己栖身于其中的载体评估自己。对自己的模因建立信仰,意味着你不会经常反省他的来源价值。基于信仰的模因的整个逻辑,就是禁止批判。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我运用了生动例子来阐述观点。但是,是为了阐述观点,而不是为了证明观点。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拥有巨大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事情。预先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你都能理解它,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我们如何打发时间,我们也关心我们是谁。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和大多数学一样,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概率式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发生。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科学是用来解决可以解决的、具有明确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家所解决的问可能用现有的实征技术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或是一个理论是目前没有技术可以来验证的,那科学家就不会去研究它了。例如,"在照顾3 岁以下的小孩子时,给予结构语言剌激的孩子,其日后的阅读学习水平是否会比不给剌激的孩子要好呢?",像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现有的实征方法来获得解答。而"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呢?"和"生命意义是什么?",则不是可实征的问,也就不属于科学的问题了。 ----基思·斯坦诺维奇《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要将一个研究成果认定为确定的科学事实,可重复性是至关重要的。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科学家认为终极问题是无法回答的。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操作主义: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有相关,并不意味着必然因果关系。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人们总是认为,如果一个序列是随机的,那它就不应呈现有重复的某种模式。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在人类理性问题上的辩论,这是一个高风险争议,这个争议混杂着原始政治偏见和心理偏见,两者是那种一触即燃的组合。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科学是一套不断挑战原有信念机制,在这种机制里,原有信念以一种能够被证伪的方式接受实证检验。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1,如果经过反思,我们宁愿取消某个欲望而不是实现它,那么它就是非理性的欲望。
2,矛盾的欲望或者是建立在错误的信念上的欲望,也是非理性的。
3,如果目标预期效用跟它们被实现时的效用不一致追求这样的目标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标志。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根据你有多少(物理的和心理的)资源可用,在这个世界上,以一种你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结果的方式行动。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贝叶斯定理的讲解很棒,重要的是贝叶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记住那个公式
后验概率=相似率×先验概率
贝叶斯与证伪的相关,意识基础概率的重要。——培养“贝叶斯直觉”。
条件概率倒置:出现某种症状的确诊概率与确诊后出现某种症状的概率混为一谈病人关注前者,医生知道后者。 ----基思·斯坦诺维奇《超越智商

  ●心理学是一个主题非常广泛,但相对松散的学科,可以通过“都是用科学方法来研究行为”这一标准被整合为一门学科。科学方法是指一些非常通用的原则。最重要的三点是:1 科学采用了系统实征主义的研究方法;2 它是以可以公开予以验证的知识为研究目标;3 它努力寻求用实征方法可以解决的,而且可以发展出可以付诸验证之理论的研究课题。系统实征主义所指的是有结构的及有控制观察。科学通过同行评审的程序和重复验证的机制来保证知识的公开性。 ----基思·斯坦诺维奇《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绝大多数人认为泛化的人格特征描述都是正确的,并把这些特征视为自己所独有的。 ----基思·斯坦诺维奇《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对于早期获得的模因更要谨慎,因为这些模因是父母亲戚或者孩子传递给我们的,这些早年获得的模因往往很长命,原因在于,它们避开了对我们有用的有意识的选择性检测。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在认知科学领域,人们往往会对本质相同表面看起来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这种现象称为“框架效应”。框架效应违背理性的选择。人们的选择不应该因为问题的表述方式发生变化。无论你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怎样的公共服务,政府早晚需要筹集一定数额的钱去为这些公共服务买单。因此对特定群体减税,必定意味着那些不符合减税条件的人将缴纳更多的税。那些提出问题的人,也就是设置框架的人,才是实际控制你政治经济行为的一方。
人们需要学会从多个视角思考同一个问题,学会习惯性地打破框架。并由自己来重设框架。许多政见的分歧实际上就是不同框架之间的抗衡。其实所有政党都心知肚明,能够设置框架的一方,可谓不战而胜。 ----基思·斯坦诺维奇《超越智商》

  ●如果信念不一致性被检测到,就可能是一个信号,信念形成过程不是最优操作,即在一个人的知识基础中存在了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此外,欲望不一致性也是一个信号,行为决定过程将可能导致非最优化的目标被满足。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证据毫无价值的。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人们希望高、低收入家庭享受相同的生育红利,却不希望他们接受相同的不生育惩罚。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想法,因为红利和惩罚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儿——只不过名称和人们关注点的引导方向有所不同罢了。这就是本章想要说明的观点,认知吝啬鬼允许他人来决定自己的关注点。认知吝啬鬼俯首甘让环境框架来决定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接受问题的各种表述方式,并不假思索开始对其进行加工,却从未意识到不同的表述方式可能会让人得出不同的结论。 ----基思·斯坦诺维奇《超越智商》

  ●人类价值观经常以批判我们一阶偏好的形式发挥作用。因此,实现我们一阶偏好和高阶偏好之间一致性的努力,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独特方面。它把我们跟其他动物分开。跟其他的心理特征包括意识现象相比,价值观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区分能力,而意识则可能是以连续等级的方式,分布在动物界具有不同复杂性的大脑中。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15条关于基思·斯坦的经典语句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