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千秋酿 一醉解愁肠 无悔少年枉 只愿壮志狂
夜未央 天未亮 我在幸存的沙场只盼望 此生再 奔向思念的脸庞
泪未干 心未凉 是什么依然在滚烫
入阵曲 伴我无悔的狂妄
忘不记 原不谅 愤恨无疆 肃不清 除不尽 魑魅魍魉
幼无粮 民无房 谁在分赃 千年后 你我都 仍被豢养 ----《入阵曲》
●盗亦有道如是说:能够分析抢劫可行性叫“智”,没进屋就知道里面有什么的叫“圣”,第一个进屋抢劫的叫“勇”,断后的叫“义”,分赃公平的叫“仁”。 ----高晓松《晓说》
●舜生活于一个“父顽,母嚣,弟象傲”的家长制家庭之中。舜父瞽叟、弟象对舜的财产垂涎欲滴,竟然串通一气,干出谋财害命的勾当来,并且事先拟定了分赃的办法:“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幸而舜的“命大”,才使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这个故事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是它却为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即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在家长制家庭内部已经出现了争夺财产的现象,而权力作为增殖私人财富的重要手段,部落联盟首领之间的斗争也就接踵而来。 ----朱子彦《中国朋党史》
●你知道真正的无耻和癞氓是什么吗?不是分赃不均而是利用你的善意和不明所以获利并“倒赃”!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庄子
●爱情永远不能五五分赃,永远不均
一定四六,三七,二八,一九.甚至零比十,十一比负一.
●下完一次斗,在分赃物,胖子挑着东西
“小哥,这个唐三彩”
“吴邪的”
“那这个汉白玉”
“吴邪的”
“那这个壁画”
“吴邪的”
“张起灵!”
“吴邪的” ----腐女群《盗墓笔记》
●"难道你不觉得益达广告很浪漫吗?”
“我看不出浪漫,这是你的益达,这是你的益达。尼玛,我就想到两个小偷在分赃,这是你的一沓,这是你的一沓!”
●20世纪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强盗分赃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袁腾飞《袁腾飞经典语录》
●中国什么都有,就是没远见,它只知挺而走险,然后坐地分赃,当然分到的基本上是从本土及世界各地捡到的破烂儿,中国没活力,始终缺乏对于生活的开拓与创造能力,中国的文化全是老人文化,青少年与中年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中国老人狡诈赖皮能骗还嘴硬,几乎全是花光了老本儿倒欠着子孙巨债的败家子 ----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