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点堂吉诃德气质的人是很容易把别人“震”住的。 ----《北大给杰出青年的处事忠告》
●堂吉诃德的失望招得我们又笑他,又怜他。我们可怜他的时候,会想到自己的失望;我们笑他的时候,自己心上明白,他并不比我们更可笑。 ----约翰生《漫步者》
●你以为钟情于天使, 其实是中了邪魔。 ----《堂吉诃德》
●别林斯基的结论是:“一个人精神越崇高,他的分裂就越是可怕。他对自己的有限性的胜利也就越是辉煌,他的幸福也就越是深刻和神圣。这便是哈姆雷特的软弱的意义。”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
●害你哭的人,爱你深。 ----不知道,西班牙谚语《堂吉诃德》
●虽然堂吉诃德撼不动大号风车,但他至少掠起了一股尊崇自己内心的风,心还在,梦就在,莫沉沦,不自馁,自强不息,相信在路的前方总会有一架风车为勇敢的你欢转。
●我想随堂吉诃德疯癫,随他策马扬鞭。
●奥古斯丁少爷,您说过有一个世界有一个同样叫堂吉诃德的傻瓜骑士,会将风车视作巨龙,会将记马料账的本子当《圣经》,会将小村庄里的善良姑娘当做公主,这是老堂吉诃德听过最动人的故事。喜欢通宵看书的奥古斯丁少爷,晚安。 ----烽火戏诸侯《天神下凡》
●世上只有我相信你的疯言疯语。 愿意骑上一头矮驴,陪你远离家乡,看你与风车搏斗,喝下你不太管用的灵药。即使没有海岛与爵位,还要偶尔风餐露宿,满身伤痕。
准备好冒险了吗,我的堂吉诃德。
●一位可爱的乡绅邀请堂吉诃德到他家去。他的儿子是个诗人。比父亲更清醒的儿子马上就看出客人其实是个疯子,所以就大模大样的保持与他的距离。接下来,堂吉诃德请年轻人朗诵他写的诗,难以推却的年轻人听从了,堂吉诃德对他的才华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受到奉承的儿子高兴极了,对客人的智慧惊叹不已,一下子忘记了他的疯狂。因此,究竟谁更疯狂些,是称赞清醒的人的疯子,还是相信疯子的称赞的清醒的人?我们进入了另一种喜剧性的领地,它更细腻,也要珍贵的多。我们笑,并非因为有一个人被嘲笑了,处于可笑的境地,或者甚至受到了侮辱,而是因为,现实突然带着它的模棱两可性呈现出来,事物失去了它们表面的意义,在我们面前的人并非他以为是的那个人。 ----米兰·昆德拉《帷幕》
●堂吉诃德已命在旦夕,然而,“这并不妨碍外甥女吃饭,管家喝酒,桑丘还是那么好情绪。”一时间,这句话掀开了将生活的非诗性隐藏起来的帷幕。 ----米兰·昆德拉《帷幕》
●金子要经过烧炼,才见得成色好坏;女人照样也得经过一番考验,才见得她的节操。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主教气冲冲地继续说, “在西班牙语里,你甚至找不到吉诃德这个姓氏的出处。连塞万提斯本人都在书中说,姓氏有可能是吉哈达,盖萨达,甚至是盖哈纳,堂吉诃德临死时又称呼自己为吉哈诺。” ----格雷厄姆·格林《吉诃德大神父》
●你以无理对我有理,让我自觉得理亏,正如我埋怨你的美丽也是有道理的。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通过一个被困在既不消逝,也不存在的过去中的不合时宜的人物,对他自己所处的“此时此地”作了一番评说。它的主人公无疑是可笑的,但有一种绝望而无助的孤独感,我们看见他沉浸在幻想中,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已走得太远;而他对杜西尼亚的捍卫以及与风车的作战,这种姿态既高贵又可悲,既令人振奋又毫无意义。当一个人物明明了整个热爱冒险的阶层时,它就已经俘获了我们的想象力。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烙在西方人的想象中,他们组成一对原型,成为典范。 ----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