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会老去,而我想漂亮地老去。老年人经常被人形容为“老而丑陋”,我觉得也可以用“老而美丽”这个词来形容。“老而美丽”,与其说是具有半老徐娘般美丽的姿态,还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年轮之美、心灵不起皱纹的生活姿态。 ----渡边和子《心是一切温柔的起点》
●【七曲】
一曲起,歌舞升,灯红酒绿琴瑟笙。
二曲终,终恋情,分道扬镳心已伤。
三曲忆,忆江南,伊人同游语喃喃。
四曲殇,殇旧爱,徐娘半老朱颜改。
五曲落,落红花,化作春泥随风刮。
六曲品,品香茗,煮茶笑谈隐山岭。
七曲恋,恋布衣,躬耕南阳藏社稷。
●十年离乱,尸骨已寒;而今容颜妆淡,徐娘半老花半残。
十年离乱,尸骨已寒;而今白发三千,墓碑墨迹被风干。
十年离乱,尸骨已寒;而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不胜烦。
十年离乱,尸骨已寒;而今穷途路短,阴阳永隔相见难。
●这世界川流不息,车水马龙,像按了快进的电影,作为电影中无辜的跑龙套,生活总是那么平凡,日复日,年度年,半老终身时,还会有谁记得这些龙套,在这世界上来了,我又走了,就如历史上离去的千千万万,没有人记得,沉没在时流的风啸中
●半山烟雨半山云,
半途迷茫半生清,
而今半老无一事,
半倚青山半随心
●一江秋月,半老半催,年华错了谁
一杯浊酒,半醒半醉,真情予了谁
一纸休书,半字半悔,诺言弃了谁
一曲别离,半哭半泪,风景陌了谁
一柄断剑,半锈半废,信物别了谁
一次相遇,半凉半悲,红尘负了谁
一场游戏,半是半非,洒泪信了谁
一句不见,半笑半退,心房葬了谁
●谁家红颜是知己,谁家少年曾白衣
谁家良人打马去,谁家陌路两分离
谁家小巷酒扑鼻,谁家画楼笛声起
谁家红尘擦肩过,谁家自此无可依
谁许了谁三生不弃,谁又等谁再无归期
谁应了谁七世欢喜,谁又令谁彻夜哭泣
谁承了谁唏嘘不已,谁又负谁满目疮痍
谁叹了谁岁月往昔,谁又成谁彼年追忆
一江秋月,半老半催,年华错了谁
一杯浊酒,半醒半醉,真情予了谁
一纸休书,半字半悔,诺言弃了谁
一曲别离,半哭半泪,风景陌了谁
一柄断剑,半锈半废,信物别了谁
一次相遇,半凉半悲,红尘负了谁
一场游戏,半是半非,洒泪信了谁
一句不见,半笑半退,心房葬了谁
谁曾将誓言说得那么美,谁又将姻缘
●天若无情怎相依,岁月如虹半老已。
只为承诺君依在,奈何卿已做人妻。
●8)书就好比女人,一个人拿到一本新书,翻阅时自会有见到一个处女一样怜香惜玉的好感,因为至少这本书里的内容他是第一个读到的;反之,旧书在手,就像娶个再婚女人,春色半老红颜半损,翻了也没兴趣——因为他所读的内容别人早已读过好多遍,断无新鲜可言。
9)今日之爱情与从前的爱情最大的不同就是命短,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今日爱情命虽短,但所需之步骤无一欠缺;其次一个不同便是分手,从前人怕当负心人,纵然爱情鸟飞掉了也不愿开口,而现代人都争当负心人、以便夸口时当主动甩人的英雄,免得说起来是不幸被动被甩。
10)语文书里作者文章的主题立意仿佛保守男女的爱情,隐隐约约觉得有那么一点,却又深藏着不露;学生要探
●天下的半老徐娘都怀着两大憧憬:一是儿女的第一春,二是自己的第二春。 ----沉筱之《小江山》
●奇怪的是,她细察自己的内心深处,憎恨这种侮辱的可不是朱莉娅·兰伯特这个女人,她对自己无所谓;刺痛她的是对朱莉娅·兰伯特这个女演员的侮辱。她常常以为她的才能——剧评家们称之为天才,但这是个分量很重的词儿,那么就说是她的天赋吧一一二并不真在于她自己,甚至不是她的一部分,而是外界的什么东西在利用她朱莉娅这个女人来表现它自己。它似乎是降临在她身上的一种奇异而无形的个性,它通过她做出种种她自己也不知道能做出的一切。她是个普通的、有几分姿色的、半老的女人。她的天赋既无年龄又无形体。它是一种在她身上起著作用的精神,犹如提琴手在提琴上演奏一样。 ----萨默塞特·毛姆《剧院风情》
●漫长的暑假,蕴含着躁动不安的孢子,在恼人的高温下无限扩散着,在各种地方生根发芽,而我为了躲避这种孢子,找了一家水吧整日泡在那里,并且很热衷的去尝试小店里各种冰饮和甜品,老板娘是个徐娘半老的中国女人,似乎对我这个“惨绿”的年纪充满了向往,总是对我有说不完的话,渐渐的从一开始的生疏和无所适从变成无话不谈的朋友,我自己也有不小的惊讶...我和这位徐娘半老之间有着不下五条的代沟... ----《晴天歆羡》
●? Le monde ressemble à une vieille coquette qui déguise son ?ge. ?
- 世界就像一个掩饰自己年龄的半老徐娘。
●如果有天清风与酒徐娘半老.你还是否愿意跟我千里迢迢.
●时无深浅精神短。迎送生涯
你和一个独眼兽医的短暂春天
挤到我们围坐的火塘边
点灯入夜,我原打算
与四只半老虎的命运抵足长谈
孰料其中半只没穿虎皮
且敬畏闪电 ----张子选《藏地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