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愿]
人非圣贤,自当勤勉,勿忘勿失勿念。执笔流年,不道宿怨。
谁为你流连,便情义相牵。朱颜易老,隔世莫忘。
谁为你执剑,便心许遣倦。誓言难守,莫等来生。
依稀想起儿时的歌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虽然是送别的歌,倒是个唯美的意境。
如佛所说,众人都有过错,那么有过能改,是否便是善莫大焉?
●人难能可贵的是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如果再有勇气与意志去改正,那真可谓善莫大焉。但事实上,却很难有人能做到,常把缺点当作自己的特点,把不足视为他人的成见,并美其名曰:坚持自己的原则,保留自己的特色。这种人真是比比皆是,想躲都躲不开。每当照镜子时,他都在镜子里冲我不怀好意的诡异微笑。
●才明白 体谅是对峙中的善莫大焉。
●才明白体谅是对峙中的善莫大焉
也懂得虚弱是险恶时的情有可原 ----薛之谦《花儿和少年》
●“我钻研不透人性,怎么办?”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真正懂得人性的,人性一词,不过是世人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那......如果我做错事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但是,我怕别人讨厌我......”
“人生在世,活着已是不易,如果处处在乎别人的眼光,那,太累,何不遵循自己心的选择。”
“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有些错,是无法用善良来包容的。因为有些东西,它就该是纯粹的,容不下瑕疵,一如爱情。
●佛家说“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凡事情都会有因果,不过是有些回报来的早,有些回报来的晚罢了。 ----《小幽默 大智慧》
●眼泪蒸发成盐 伤口磨灭成茧
新将旧的封缄 痛替伤口消炎
作祟的原是多巴胺和肾上腺
当我们已是向前
一去难回头的箭
光阴还在原点
还懵懂的 花儿和少年
眉梢眼角带电 近情情怯
花儿长发披肩 少年似同学
纯净但也热烈
未经事的 花儿和少年
辗转唇齿之间
在静谧里的爱恋 有嚣张的气焰
最扣人心弦
再早不过事先 再迟无非了解
幸福拿谁铺垫 又把谁祭奠
留一点悬念
才明白体谅是对峙中的善莫大焉
也懂得虚弱是险恶时的情有可原
有些昨天 是今天渴望的明天
那过去的 花儿和少年
隔着青春和我正面背面 ----薛之谦《花儿与少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隐公元年)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襄公二十四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宣公二年)
人之能曲直以赴礼者,为之成人。(昭公二十五年)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庄公十年)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风马牛不相及也。(僖公四年,公元前六五六年)
卜以决疑,不疑何卜?(桓公十一年)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庄公三十二年)
唯天所相,不可与争。(昭公四年) ----《左传》
●来时偶然,去是必然,能够在短暂的一生中,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善莫大焉。在风雨中前行,在痛苦中历练,在幸福中感悟,在磨难中蜕变。
●援助苦难的人,其实正是「有形救灾难,无形救自己。」一念善破千灾。
「念头」一转,「世界」就转。
佛说:「菩萨有一法,永断一切诸恶道苦—即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令毫分不善夹杂。」
「贪」是一切烦恼罪恶的根源;「贪」再多一点就成「贫」!
愿生生世世独居,拥有贫穷。
《经藏》云:「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似演戏。」
「心安茅屋稳,体健菜根香。」最幸福的人,或许就是这种心安体健的人吧!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不要再去责备已经忏悔的人。 ----海涛法师
●人嘛 年轻时 孰能无过 因为一句话 一个眼神 一个表情 侵犯到他或者她敏感的自尊 然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为什么总是要过去好久好久才发现己错了 或许上帝就是要我们错 然后错的领悟 错的虔诚 那些错得轻描淡写倒是被时光一笔带过了 伤痕是可耻的记号 分离与背叛是记忆中应该被忽视的东西吧 我看见几行白鸽滑翔湛蓝天际 更适合飞翔却被勉强学游泳 不要活在人家的定义里 因为那样真的太耗时…
●人生在世
责任最大
人不负责
焉能为人
父有父责
子有子任
知耻后勇
善莫大焉
知羞后悔
功莫大焉
知过能改
德莫大焉
知错后悟
益莫大焉
放下私心
立地成佛
放下虚伪
坦荡汉子
放下庸俗
斌斌儒雅
放下骄狂
谦谦君子
怀才不遇
泽及后辈
厚德不功
德载后人
因果有报
放眼可观
天理昭彰
后有厚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要说狗改不了吃屎,因为人必定不是狗,因为人是有思想的,会认知到自己的错误,狗就不行。
●稽首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晋灵公不君》